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浙江慈溪:新材料托起工业转型新高地

  新材料,被称为“工业魔术”,每次革命性新材料的大规模采用,必然会掀起新一波产业革命的浪潮。

  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慈溪,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工业经济一直走在全省发展前列。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的竞争越来越多体现为质量和效益的竞争,体现为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如何让“慈溪制造”重焕生机?经济新常态下,慈溪市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风口”,以产业规划、政策引领为抓手,补齐短板,引导民企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经过数年努力,慈溪培育的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慈溪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创新驱动 民企争当“排头兵”

  通过精心“摆阵布局”,慈溪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新材料产业,打造新“聚宝盆”。

  一个个“园中园”聚到一起,在产业链上形成多元互动,越来越多企业家汇集在一起,向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发起“攻坚战”。短短几年,慈溪“新军”在很多新材料领域快速成为行业“黑马”,产业发展正催生出“乘法效应”。

  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历经多年攻关,研发出核级密封垫片,打破了国外厂商在我国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并成功中标进入中国原子能公司的多个核电站建设项目。一枚小小的密封垫,为宁波捧回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依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团队全球领先的石墨烯量产制备技术,上海南江集团出资2亿余元购买墨西科技,其产品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电池、光伏电池领域。今年年初,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吨石墨烯生产线技术改造及扩建工程项目”通过验收,正式建成投产。生产线启动当天,便赢得3960万元订单。

  中科院张建荣博士创办的今心新材料,其二氧化锡基质微纳米粉体产品投产以来得到了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认可。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刘伟鹏创办的柯恩生物材料公司将生物泡沫塑料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有望在3年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生物塑料材料供应商。

  广慈医疗经过7年潜心研发的产品“ZDI人工牙种植体”,结束了德国、瑞士和日本的人工牙种植的垄断,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价格却不到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目前,广慈的种植牙产品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在全国众多牙科医院推广使用。

  在新材料领域,慈溪“创二代”星光熠熠。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掌门人罗培栋在英国留学期间,发现一种液晶显示系统膜材的高性能改性技术。他提前回国创业,在父亲的注资帮助下,带领团队研发了全国第一条光学膜生产线,建立起国内首个液晶光学薄膜批量生产企业,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打破国际垄断,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5年间,浙江中柏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数年艰苦研发,累计总投资10.5亿元,实现从传统汽车发电机配件商向非晶合金领域的华丽转身。目前公司已建成6条非晶合金带材生产线,明年年产量可突破5万吨,成为全球规模第二、国内第一的非晶宽带生产企业。公司负责人说,未来3-5年内公司将打造一个非晶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销研全覆盖,剑指国际一流水准。

  瞄准“高精尖” 规划引领促转型

  从粗放型走向精致型,是现代经济必然趋势。慈溪众多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摆脱低水平竞争?未来工业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上,慈溪市委市政府以问题短板为导向、立足产业现实,攻坚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条“通幽曲径”。

  今年,慈溪市出台《“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未来慈溪发展紧密结合产业特色,围绕五大出口基地,在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做精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链细分环节,形成与周边地区差异度明显的竞争优势,推动“慈溪制造”版本升级。

  慈溪新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设立专业“装备产业园”,实施市镇两级新兴产业企业分级培育工程,设立3000万元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募集2.1亿元投资引导基金。

  同时,慈溪把“小微企业三年健康成长计划”作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帮助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转变。在省里确定大力发展七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慈溪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增加了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共计十大新兴产业,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资金超过2亿元,其中1亿元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仅2015年,该市就新增十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847家。

  高起点“搭台” 聚力引智谋新篇

  上周,来自国内物理、冶金、新能源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企业代表齐聚慈溪,在参观兆晶股份公司正在打造的非晶产业园中园后,对慈溪新材料之“城”的迅速崛起,莫不惊叹。

  在慈溪中心城区西北侧的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已成为慈溪智能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从2011年建设伊始,慈溪高新区立足高端、高效、开放、联动的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招商引智。“我们按照环杭州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高地、高科技优质人才聚集区和新型开发管理体制试验田的要求,打造慈溪对接长三角产业和空间拓展的重要产业平台”,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12平方公里的慈溪高新区内,落户企业33家,园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结构。已投产企业21家,新能源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宁波千人计划高端装备制造园、上林英才产业园、非晶材料产业园等“园中园”格局正在形成。今年前10个月,园区工业产值近30亿元,同比增加52%,规上企业利润2.57亿元,同比增加162%;园区财政收入达1.3亿元。

  攻坚“高精尖”,人才是关键。目前,慈溪高新区建起一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院士站,累计引入高层次人才60余人,引进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宁波“3315计划”专家1人,申报上林英才和宁波“3315计划”团队16个,通过10个。

  作为慈溪未来“二次腾飞”智慧引擎,今年7月,慈溪成立环杭州湾创新中心,陆续建成大数据云基地、猪八戒网浙东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签约落户,中心还引进了两大中科院平台,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的中科院慈溪医工所,主要研究生物医学新材料和医疗器械,与中科院上海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则偏向于高新材料、光电子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运用。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积极筹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中捷(宁波)国际产业合作园,重点引进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优势产业项目,未来将打造成为“千亿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