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天津滨海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深圳、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先后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初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的改革,在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的前提下,肩负着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带动所在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任。三地综合配套改革在国家所处的位置和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决定了改革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对三地的改革探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于促进新区正在进行的“十大战役”、“十大改革”,推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截止到2011年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增加到11个。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分别于2005年、2006年、2009年被批复为国家第一个、第二个、第七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获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头衔虽然晚于其他几个地区,但具有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以及始终处于全国开发开放最前沿领域,使深圳与浦东、滨海共同处于所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阵营,其改革领域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其担负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不断深化开发开放。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山西、义乌、厦门等8个地区,都是根据地区所具有的条件侧重于专项领域改革,在所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处于第二阵营,其担负的功能主要是围绕单项领域进行改革试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示范。

  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一个经济强国,需要一批先行者,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现阶段当之无愧。深圳、浦东、滨海三大增长极,必须肩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

  浦东新区 在金融、航运、自主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着眼于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功能,浦东新区集聚了金融期货交易所等一批功能性机构,率先设立了金融法庭等一批金融管理机构,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占18.1%。以国际航运综合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加快完善现代航运体系。洋山及临港地区航运服务机构超过600家,陆家嘴航运发展区航运机构超过400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跨国总部发展,目前总部达到167家。实行科研基地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共享,建成上海光源等一批重大功能性服务平台。推进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开发管理重心下沉,调整完善开发区体制,形成“7+1”的开发区管理格局。

  深圳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及管理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圳推动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分类管理。推进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成立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制定了前海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登记制度,实现对工商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着眼于政府向社会让渡空间,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出台《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住房保障功能由传统的“生存型保障”向“生存型保障和发展型保障并重”转变。

  滨海新区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土地管理、社会领域、金融及涉外经济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着眼于“十大战役”实际问题和实施全市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全面启动“十大改革”。高效落实市政府第一批下放的110个审批事项,完成审批职能归并。国土资源部批复《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改革综合配套方案》。国有产权登记等基础工作全面启动,国企整合重组进展顺利。创新推出定单商品房、蓝白领公寓等多层次保障模式,建立了具有新区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强街强镇计划深入实施,8个项目列入市级示范镇试点,3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基层组织自治示范村(居)。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建设步伐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验和社区管理模式全国推广。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企业超过2000家,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128家,中新天津生态城16家企业实行意愿结汇,金融资产交易所交易网络覆盖全国。融资租赁公司达到209家,业务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

  深圳、浦东、滨海综改各具特色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紧紧围绕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政府机构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探索新型大学教育制度等都是瞄向与国际接轨。深圳与香港一方面将前海打造成为深港合作共建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另一方面将落马洲河套地区打造成为深港自由贸易区。河套自由贸易区将具有与香港同样的企业经营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外汇自由,内地人员只需凭身份证即可进入。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紧紧围绕发展服务型经济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努力争取中央政策支持,上海市2012年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财政部、商务部与上海市就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建立部市会商机制。财政部、商务部支持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在支持政策、工作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将寻找突破。浦东新区努力推动“三个转变”:从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从传统模式下的政府管理方式转变为适应经济社会的政府管理方式。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紧紧围绕发展高端制造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十大战役”为载体平台,以“十大改革”为发展动力,经济领域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均体现了为发展高端制造业服务。蓝白领公寓、建设者之家等流动人口管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及工资长效增长体制等解决了高端制造业所需人才问题,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发展等解决了高端制造业的资金保障问题。(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 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