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打造中心城区商务高地 河西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前不久,在第十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上,本市河西区与重庆、大连等9个城市的11个商务区,共同加入中国城市商务区联盟。而早在两年前,河西区就跻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6个国际组织评选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最佳城区”行列。这无疑为河西区深入打造“商务河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据了解,河西区拥有现代商务楼宇近80座,建筑面积 2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000余家。2008年,该区三级财政收入的33%、13.3亿元来自楼宇内企业;其中,环渤海发展中心、天信大厦、万顺国际贸易中心3座“亿元楼”共实现税收7.1亿元,年纳税额超千万的商务楼宇达18座。河西区正成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掘金地”。

  河西区区长彭三深有感触地说:“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破解发展空间不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要。关键在于大力提升楼宇品质和产业升级,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不断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

  规划引领发展,定位商务强区

  河西区曾是天津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区。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伴随着天津市构筑滨海新区发展框架,实施“工业东移”的战略决策,中心城区面临着一场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河西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及时提出了“退二进三”的战略构想,并提早规划了商务功能较为突出的小白楼和友谊路地区,以积极培育适合中心城区发展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来取代第二产业转移的经济缺失。

  河西区重点推出建设小白楼商务中心区和友谊路金融服务区的举措,通过深入规划经济功能区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商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区域经济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向楼宇、向空间要效益。

  每年一届的河西商务商贸节也是助推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连续举办七届的商务节,累计签约项目108个,合同投资额366.25亿元,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落户,对全区楼宇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经过大力扶持和精心培育,河西区商务楼宇数量增长迅速,由2002年的65座增加到目前的近80座,建筑面积由115万平方米增加到210万平方米,形成了“楼宇得租金、企业得利润、政府得税收,经济得发展”的良好局面。

  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河西区在发展楼宇经济中,不仅依靠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更注重环境与服务的优化提升,使其真正成为助推楼宇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他们以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国家园林城区为重要载体,紧紧抓住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地铁一号线等市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市容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目前,该区城区绿化覆盖率32.14%、绿地率26.18%;垃圾袋装率达到98%,机扫率达40%以上;取消56个占路市场,彻底清理乱摆乱卖、马路餐桌等现象。2008年10月,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河西区为“国家卫生区”。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同时,河西区大力推动文化大区建设。借助区内文化设施云集、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每年一届的文化旅游博览节为带动,不断优化人文环境,打造适宜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优势企业落户的人文环境。

  河西区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所营造出的良好服务软环境密切相关。前不久,该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引入国际质量认证管理体系,通过IS09001:2000认证,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楼宇内一些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河西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为企业服务“双百”活动,对楼宇企业加大帮扶力度。有力的措施和优质的服务,使楼宇入驻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突破,形成楼宇经济逆势而上的良好局面。年初至今,新增入驻楼宇企业291家,成功引进厦门国贸集团、普利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美宸理家(天津)家居连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力。

  前不久,市统计局围绕社会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科技环境、市场环境、经济实力和区域定位9大类指标,对全市7142家企业进行了投资环境评价调查。最终,企业对河西区投资环境总评位居前列。

  培育更多亿元楼,做强商务河西

  河西区把楼宇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托经济功能区规划的不断完善和深化,进一步优化楼宇经济产业结构,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楼宇,促进了纳税超亿元商务楼宇的形成。

  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四类特色楼宇产业:一是货运代理产业楼-天津外代大厦,楼内航运物流企业占到了76.9%,并带动全市近300家货运代理企业、单位集聚河西,从而使全区航运物流企业数量位居市内六区之首。二是房地产中介产业楼-龙都大厦,楼内房地产企业达到46.3%。三是建筑装饰产业楼-环渤海贸易中心,入驻建筑装饰企业占总数的84.6%。四是聚集了外资企业办事处的楼宇,以金皇大厦、万顺国际贸易中心为代表的高档写字楼,外资办事处所占比重超过了入驻企业的30%。这些特色楼宇的形成,提高了河西区产业聚集度,催生了新的亿元楼,形成楼宇经济的新优势。

  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功能区建设的全面提速。目前,已有47家地区总部型金融机构集中在河西区,其中总部型内资银行达26家,占全市的81%;总部型保险公司20家,占全市的61%,形成了以友谊路地区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聚集区。

  随着市委、市政府将河西区定位为:市级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创意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河西区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深度规划小白楼商务中心区、陈塘科技型城市副中心区、友谊路金融商务服务带等“四区、四带,八大功能区”,着力推进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商贸服务业、中介及相关服务业、文化娱乐(旅游)业、大学科研机构及科技服务业6大现代服务业。区长彭三指出:“亿元写字楼的形成,是楼宇经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要把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河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抓好,形成更多的亿元楼,实现小空间、大效益,让‘商务河西’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靓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