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静海主动适应新常态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静海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快项目建设、推进转型升级为抓手,全力打造静海工业经济升级版。前三季度,全县工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

  从前三季度工业发展情况看存在三个特点。一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截至9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9万户,同比增长21%,注册资本135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1.65万户,同比增长24%,注册资本1306亿元,同比增长22%。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12.5%。社会贡献日益突出。前三季度,全县税收总额60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6亿元,占全县税收6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5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的90%。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示范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大邱庄工业区、唐官屯加工物流区、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3个示范区拓展区现已开发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48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373.7亿元、销售收入380.2亿元、纳税2.13亿元,新签约项目6个,计划投资7.2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5个,计划投资369.2亿元,已累计投资115.9亿元。三是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完成转型升级企业280家(305项),占市下达全年任务计划的90%。其中,技术改造163项、管理提升75项、有效专利12项、高端人才引进3项、淘汰关停52项。

  为切实加快全县工业发展,第四季度,静海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运行,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对第四季度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加强运行监测与调度,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落实《静海县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措施》,继续抓好银企对接,稳增长、促转型、保发展。二是抓培育,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激发县域民营经济主体活力,重点关注市场主体发展新增长点的调研,制定服务措施,推动市场主体发展规模,确保全年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7000户以上。开展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发展行动调研,在为企业生产做诊断、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制定长远规划,以超前理念谋划发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2015年19家企业培育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抓转型,推动民企提质增效。按照《静海县千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求,把脉创新转型升级路径,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管理提升、产业转型、兼并重组,努力实现市下达计划311家以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任务。坚持“多元、绿色、循环、智能、创新”主题,引导企业对接前沿理念、技术,挖掘转型资源,实现创新突破。四是抓开发,加快示范园区拓展区建设进度。大邱庄工业区、唐官屯加工物流区、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3个示范区加快制定《园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每个园区的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进行再提升,同时制定时间表、任务图,细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园区产业升级。年底前,三个示范园区拓展区开发面积达到10.1平方公里。大邱庄工业区5条新建道路投入使用;唐官屯加工物流区供水站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消防站主体完工;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启动翰吉斯污水处理厂建设。五是抓双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出台《静海县工业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静海县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管理办法》《静海县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金管理办法》《静海县两化融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四项资金扶持政策。开展技能、创业、质量等培训。召开四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分别邀请天津理工大学教授、日资企业总经理、市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来静海进行培训授课。同时,与天津理工大学开展校企合作,筛选56家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由天津理工大学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支持,与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共对接企业92家,已完成相关手续58家,落实贷款25家,贷款金额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