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天津“片警”刘长锁:32年“锁”在老人们身边

  他与老人们约定:无条件买菜、跑腿、干家务活;留下电话号码,有情况发生在10分钟内来到眼前……

  1979年,刘长锁来到天津市公安局红桥分局丁字沽派出所,成为一名“片警”。32年来,他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把社区内的孤寡残疾老人和家庭有困难的居民,逐一记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并逐一制订帮扶计划,用真情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

  “长锁闲不住,天天往片儿里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和他念叨念叨。”历任居委会主任们个个都这么说。

  1994年的一天,刘长锁像往常一样下片儿,走到北平房8排时,看见住在这里的徐大爷吃力地在搬蜂窝煤。徐大爷没儿没女,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刘长锁见状,立即上前把剩余的煤摆好。当他准备离开时,徐大爷一把拉住刘长锁的手说:“长锁,能帮个忙吗?”

  “有什么事,您说吧!”徐大爷把刘长锁拉进了屋:“长锁,帮我给老伴换个尿不湿行吗?我一个人换不了。”

  “行,没问题。”刘长锁帮着换好后,又把脏乱的屋子收拾了一番,然后诚恳地说:“大爷,您老以后有事就找我,我一定帮您!”“你以后还能来吗?”徐大爷眼里充满了疑惑和期盼,“能!”刘长锁痛快地答应了。

  回到家中,徐大爷的家境和充满疑惑、期盼的眼神让刘长锁彻夜难眠。最终,他写了一份《协议书》。转天一大早,刘长锁来到徐大爷家中。“大爷,我写了个东西,咱俩都签个字,往后,您就拿这个监督我。”

  刘长锁一字一句念给徐大爷听:无条件为老人买菜、跑腿,无条件干家务活;每年春季带老人到医院全面体检,发现疾病及时诊治;留下电话号码,防备不时之需,有情况发生能在10分钟之内来到眼前……念完协议内容,徐大爷和刘长锁各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老人喜出望外。

  买米买面、伺候老人、干家务,一个月下来,刘长锁往徐大爷家跑了好几趟。一天,徐大爷抱出一个盒子说:“这是祖辈留下来的瓷瓶,应该值点儿钱,这件东西你拿走吧!”

  “大爷,这是件好东西,我可不能要。”刘长锁说。徐大爷又把自己的房本拿出来,让刘长锁去过到他的名下。

  “我照顾二老,图的不是这个,您可别把我们警察看歪了,要是这样,我以后可就不到您家来了。”看着他一脸的严肃,徐大爷只好作罢。

  时间长了,徐大娘的身体越来越差,徐大爷也没有能力再照顾老伴。老两口和刘长锁商量想住到养老院去。很快,他为老人联系好了养老院,并在申请表子女一栏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老人住进了养老院,刘长锁还是放心不下,隔三差五带着自家炖的肉、做的鱼给老人送去,直至老人去世。

  十多年来,刘长锁与上百位孤寡老人签订了《协议书》,如今,大多数老人已经去世。刘长锁始终珍藏着这上百份《协议书》,鞭策着他默默地照料着那些需要他的困难老人。

  88岁高龄的孟老太太儿女都不在身边,他一照顾就是八年。

  老人临终前说:“长锁啊,我的遗产里你想要点什么?”刘长锁回答:“我只要您的轮椅,我要用它再去照顾其他老人。”

  每当谈起孟老太太,刘长锁总是情不自禁地流出怀念的泪水。

  1998年,刘长锁的管片里搬来一名叫孟昭慧的老人。孟老太太当时已88岁高龄,子女都不在身边,在天津又没有其他亲属。刘长锁知道后,主动上门表示:“我是这儿的片警,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有什么事您只管找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您。”从那以后,刘长锁只要在社区,不管多忙,都要到孟老太太家中看看有什么需要干的活,这一干就是8年。

  孟老太太腿脚不便,一直无法外出。赶上天气好,刘长锁就和妻子用轮椅推着孟老太太到古文化街、科技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去参观、游览。孟老太太家里的柴米油盐也都是由刘长锁一手操办的。

  2004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刘长锁和妻子照例一起去看望孟老太太。一进门,他们看到老人脸色憔悴,伸手一摸老人的额头,滚烫滚烫的,随即把老人送到医院。刘长锁夫妇轮流在医院陪护老人,经过2天的输液治疗,孟老太太的病情逐渐好转。期间,孟老太太无法自己吃饭,刘长锁夫妇就轮流喂饭。

  出院后,刘长锁担心老人病情反复,就让妻子晚上陪伴老人,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经过细致的照料,老人彻底恢复了健康。

  2006年4月的一个凌晨,刘长锁接到了孟老太太邻居打来的电话。听到孟老太太身体出现状况后,刘长锁夫妇立即赶到老人家里,见老人已神志不清,就立即把老人送到了医院。临终前,孟老太太说:“长锁啊,我的遗产里你想要点什么?”刘长锁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只要您的轮椅,我要用它再去照顾其他老人。”孟老太太点点头,紧紧抓着刘长锁的手舍不得松开。

  为让福利院接收孙大姐智障的女儿,他每周都找院长软磨硬泡

  当他第6次来福利院时,院长终于答应了他,惟一条件是请他为全院职工上一堂先进性教育课

  “长锁呀,大姐求你了!”一天,刘长锁下片儿时,孙大姐拦住了他并给他下跪。“啥事呀,孙大姐?”孙大姐的举动让刘长锁有些不知所措。

  1998年,刘长锁接了一个新片儿,还没下片儿,就听说了孙大姐一家生活艰难的事,于是便主动到孙大姐家去看看。孙大姐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丈夫一身病,干不了重活,女儿先天智障,凡事不能自理。

  “大姐,从今天起,你们家里有事儿,我随叫随到!”从那时起,刘长锁只要一有空就往孙家跑,每次都不空手。买袋米、拎袋面、提桶油,给点零花钱,这种帮助持续了6年,从未间断。

  这次孙大姐长跪不起,刘长锁有点迷惑。“大兄弟,我这孩子已经17岁了,到处乱跑,还随地大小便,我腿脚不好,管不了她,你帮我弄一点安乐死的药,我想陪她一块死……”

  “大姐,你可不能这样想啊!有什么难事,不还有我嘛。”“大兄弟,你这么费心费力地帮我们,我们心里不安。可你不能整天围着我们家转啊,现在,我们两口子自身都顾不过来了,这孩子该怎么办啊!”最后,刘长锁和孙大姐商量决定,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然而,事实并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那天,刘长锁冒着大雪来到天津市社会福利院。这里,他没有熟人,工作人员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把院长搬了出来。“这位同志啊,实话告诉你,这里只能容纳400多人,但是想进来的有3000多人,现在一个孩子都进不来了,回去再想想别的办法吧!”本想院长出面会好办,可没想到让他当头挨了一棒。

  过了两天,刘长锁又一次来到了福利院。听说刘长锁又来了,院长干脆闭门不见。来回50公里的路,连个面都不见,刘长锁也犯了愣劲。“好啊,我就坐在这等,他不出来,我还就不走了!”说完,刘长锁就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一个小时过去了,院长无奈地走了出来。

  “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哪个单位的?在这儿无理取闹像话吗?你和那孩子什么关系?”刘长锁平静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院长,孩子是他管片的居民。说着,他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和孩子的户口本。见状,院长也平静下来,诚恳地介绍了福利院的实际情况,劝他再想想别的办法,并答应如果有空床,一定通知他。

  接连几个星期,刘长锁每周都到福利院来一趟,找院长软磨硬泡。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第6次来福利院时,院长的一席话让刘长锁激动得把院长抱了起来。“明天把孩子送来吧,但我有个条件――你得给我们全院职工讲一堂课,我们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你就给我们讲讲你和这个孩子的故事吧……”

  为救助困难群众,他自设应急基金

  1993年至2008年,并不富裕的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00元交给居委会主任管理

  北平房第一社区大部分是平房,有居民1180多户、2800多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

  其实,刘长锁家里也不富裕,妻子张春玲是天津市印染厂的一名挡车工;女儿刘恋都25岁了,还没有工作。至今,刘长锁一家三口还住在岳母留下的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里。夫妇俩生活节俭,但在帮扶群众的花费上,刘长锁从不含糊。为了给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应急,1993年至2008年,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00元交给居委会主任,设立了一个应急基金。

  一天早上,丁字沽派出所突然涌进了4名群众,4人手里托着一面锦旗“扑通”一下,一起跪在了所长面前。

  原来,这4个人是刘长锁管片儿里刘奶奶的亲属。刘奶奶无儿无女,行动不便,因此,刘长锁一下片儿,就到刘奶奶家坐坐。前一天上午,刘长锁一连敲了几次刘奶奶家的门,始终没有人应。他透过窗户玻璃往屋里看,见到刘奶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情急之下,刘长锁挥拳打碎了窗户玻璃,钻进屋里。他凭经验初步判断,刘奶奶是煤气中毒。他立即拦了汽车,又找来几个小伙子用被单把刘奶奶抬到车上,紧急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刘奶奶的确是煤气中毒,需要送进高压氧舱进行救治。刘长锁找来居委会主任,从应急基金里拿出3000元垫付了医药费。经抢救,刘奶奶终于脱离了危险。刘奶奶的亲属赶到后万分感谢,于是便出现先前的一幕。

  应急基金的每一笔钱都用在了刀刃上。2006年,北平房地区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刘长锁连续一周没日没夜地查找原因,终于发现了症结。他判断小偷从小窗户爬进楼道,实施盗窃。为此,刘长锁找到焊工给居民楼焊窗户。一个月后,200多个窗户焊得结结实实的。由于个别居民家庭困难,拿不出这笔费用,刘长锁就用应急基金垫上,一共垫付了2000多元。

  加强小区防范,单靠焊几个窗户是不行的,老居民区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于是,刘长锁自己拉砖、找工人,在门口建了一间小房子。小区没有大门,他又跑到旧货市场,买来旧门,自己刷上油漆。前前后后从应急基金中支出了3000多元。从此以后,管片儿里入室盗窃案件明显减少,刘长锁觉得这钱花得值!

  32年来,他帮扶困难群众150余名,捐款10万余元。他多次立功受奖,还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人民警察。2010年7月,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授予他“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