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聚焦“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展望篇 数字说变化 十三五期间,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明显提升,一是与国家级开发区地位作用相适应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发区排名位居前列;二是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功能明显提升,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重要作用;三是产城版块、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效应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发区产城融合、产业集群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四是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氛围明显提升,在晋中全市发挥示范作用。主要经济指标1.区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以上。招商引资引智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知名品牌企业、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20项以上,其他符合开发区产业要求的项目80项以上,力争引进协议投资500亿元以上。力争引进硕士以上人才200人以上,其中海归人才50人以上。科技创新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户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要达到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2.高标准建设科技孵化器。建成各类科技孵化器15个以上,孵化面积达到30万平米以上,毕业企业200户以上,在孵企业400户以上,建设5个以上创客空间,年培训创意创客和大学生就业培训达到千人次以上,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结构模式。重点支持发展互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0亿元以上。3.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创新型规模企业达到20户以上,产业技术联盟实现支柱产业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的70%设立企业研发中心。建设4个以上院士工作站、博士流动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创新网络。4.科技投入大幅提高。科技发展基金以2015年预算2000万元为基数,年均增长10%。设立产业或科技投资基金,初期规模1亿元,5年达到5亿元。5.提高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0%,2020年达到60件以上。环境保护水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减少10%。安全生产全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全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力争全区冶金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规模以下及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90%,施工现场重点部位远程监控安装率达到80%以上,标准化工地创建率达到80%以上;平安校园考评验收通过率达到60%以上;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率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场所申报率达到80%以上,粉尘、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件基本得到控制,职业危害作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5%以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8‰以内;全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初中毕业率100%;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9%;全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以上;全区人均健身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左右;生态文明到2020年,构建起由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部门说变化:经发局:突出产城板块发展模式,聚焦产业园升级集聚效应。十三五期间,在抓好振东安特、德元堂、中航装备、潞安重工、鸿鼎矿机、晋能艾斯特、亚乐士、华纳机械、双合成、古城乳业、晋能电力、新华图书物流、三晋国际商贸城等现有主导行业骨干企业扩张升级的基础上,开发区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四个园区的剩余可建设用地上;产业集聚升级主要聚焦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新兴产业;企业集群主要聚焦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研发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招商局: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品牌优势,立足开发区现有4+1产业现状和发展实际,顺应当前的招商发展形势,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提升项目投资强度和效益强度;突出引进国际、国内500强项目及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突出引进科技尖端、技术领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引领项目;突出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突出引进高端研发机构、精英人才、创新团队、尖端技术等领衔科技要素;突出引进结算中心、区域总部、金融机构等税源项目,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储能蓄势、凝心聚力,实现开发区经济转型跨越与加速发展。十三五前期,将集中精力关注省国际能源脱硝催化装置环保节能产业链、中科晶电蓝宝石晶体和芯片及砷化镓芯片信息材料产业链等生产性项目的引进,并力争在装备制造、医药食品产业牵动性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财政局:1.企业上市、挂牌。健全完善上市、挂牌企业资源库,强化对企业上市、挂牌的引导、指导和培育,努力扶持和促进一批条件成熟、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企业担保、融资。创新思路,为扶持区内企业发展融资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力争到2020年,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6亿元;积极引进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区内发展潜力大但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或贷款额度已超限额的中小微企业,孵化和培育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引导、培育中小微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落实贴息政策,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城建融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及其他重点项目建设领域。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为晋中科技产业园、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融资;探索通过PPP模式进行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减轻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