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山西大同县出实招助黄花产业大发展

  七月,是黄花盛开的时节,大同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同人推广大同黄花活动”,倡导各大饭店推广鲜黄花消费,在饭店醒目位置悬挂“火山馈赠美味,黄花七月飘香,鲜黄花让您回味无穷”标语,并在各大货栈设立鲜黄花市内直供点,以此推动本地人消费力度,也可以缓解黄花种植户面积增加后的晾晒难题。

  “让大同鲜黄花在晓宇火锅更加飘香宜人。”作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火锅品牌渝味晓宇火锅在微信公众号首推本土特产黄花菜,图文并茂,夺人眼球。

  为了给农民搭建黄花销售平台,6月30日,大同县黄花产业办公室和大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牵头举办了大同县特色农产品直销对接会。全市各大超市、酒店餐饮和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50多人参加对接,会后,餐饮饭店经纪人、超市经营者纷纷来到大同县,观黄花美景,品黄花佳肴,近距离体验黄花风光,感受黄花美味,促进鲜黄花直销。

  “政府负责用美景吸引眼球,餐饮业界负责用佳肴挑逗味蕾。这种活动可以让更多人通过寻觅特色美食而来到大同县,通过爱上特色美食,而爱上大同县黄花,真正实现农户、消费者、企业共赢。”大同市假日酒店总经理李泽光穿梭在大同县万亩黄花基地赞叹不已。

  2011年以来,大同县围绕“建设现代城郊型新大同县、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乐园”目标,坚持把黄花作为打造“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从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技术培训等每个生产环节全力以赴给予支持帮扶。目前,黄花生产主要集中分布于倍加造镇、西坪镇、许堡乡、杜庄乡四个乡镇,涌现出了10个黄花专业村。2015年,全县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盛产期黄花达到4.9万亩。

  由于加工手段落后,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大同县黄花尽管在国内外享有不少美誉,但在本地市场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黄花产业发展面临着规模效益不佳等瓶颈问题。为了进一步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促进农产品流通,大同县通过政府作媒,农企联姻,在黄花产业链上铆“钉”加劲。

  农企联姻同发展。大同县积极吸引各类企业与农户对接,建立稳定的配套合同基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种养工厂化、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的新形态。大同县三利农副产品公司率先在全县承诺,愿意与全县黄花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目前,全县已有三利农副产品、晋能农业开发公司、兴农黄花科技公司、黄花总公司等8家以销售、加工黄花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旅联姻促消费。大同县作为“中国黄花之乡”声名远播,历年来吸引着各界朋友的关注。每年七月,黄花进入盛开期,本地或外地的游客走进大同县,远望连成一片的黄花田,近观绿色蔓延中金灿灿的黄花,纷纷拿出相机,尽赏沁人心脾的勃勃绿色。为此,该县专门规划了黄花旅游观光线路,围绕旅游线路,在道路、标识、采摘园区、食宿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新的休闲观光景点的同时,也宣传了大同黄花,带动了黄花消费。

  农媒联姻扩渠道。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时大力开展黄花观光、消费广告宣传。该县在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大同99.6频道电台、96.1频道电台,以及公交广告、市内繁华路段电子广告屏、微信、贴吧,全部铺开了“七月来大同县,赏黄花美景、品黄花佳肴”广告。加强电视网络、交通枢纽、农交展会等信息场所的宣传攻势,强化农超对接、网上直销等销售渠道建设。

  农工联姻解难题。黄花采摘费时费力,直接影响了黄花的规模种植。该县引导农民分析本地和周边用工行情,通过网络、微信、上门招工等多种形式联系采摘工,从而破解了黄花采摘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的难题。近年来,来自大同高级技工学校、浑源县、大同县的学生,以及大同大学的志愿者、大同市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纷纷报名加入采摘行列。

  “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是金。”金灿灿的黄花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大同县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