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山西构建经济新版图:产业集群聚合 释放经济动能

“2020年,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要跃居中西部前列,在继续巩固发展原有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适应新经济要求的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要成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基本形成创新要素活跃、竞争能力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良好发展格局。”省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表示。

由省中小企业局制定的《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产业集群达到12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其中主营业务超100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达到5个以上;收入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10个以上;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超1亿元的“小巨人”数量实现大幅增长。

那么,这120个产业集群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其聚合之后将释放何等的经济动能?

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升级

产业布局:

以晋中地区(太原、晋中)为核心向外辐射,重点发展榆次液压产业集群、榆次纺机产业集群、祁县泵业产业集群,培育清徐机械制造集群、榆次改装车产业集群;以晋北(忻州)、晋东(阳泉)、晋南(临汾、运城)、晋东南(长治、晋城)为支撑,晋东地区重点发展阳泉市矿区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晋北地区重点发展原平市皮带及煤机产业集群,培育原平锅炉产业集群;晋南地区重点发展运城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侯马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晋东南地区重点发展长治市城南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培育长治县电气制造产业集群、高平煤机产业集群。积极支持太原、榆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运城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以运城开发区和空港开发区为基地,围绕大运重卡生产配套所涉及的底盘、动力、电气、车身四大系统,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企业,实现汽车产业链的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

长治城南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淮海集团、长治清华机械厂两大军工企业为发展基础,形成一个装备制造专业化分工和满足多维性需求的产业链结构,实现集中连片区域化发展。

侯马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清洁新能源产业为目标,沿着抓龙头、扩规模、系列化、成套化的路径,积极推广精铸、消失模铸造等技术,大力发展精密铸造,形成产业相互关联、资源相互共享、服务相互配套的“高、精、尖”技术产业集群。

阳泉市矿区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重点聚焦煤炭高效开采、煤炭清洁洗选、煤炭高效燃烧发电三个煤炭装备领域,依托系列化、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市场化营销,推动装备制造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榆次纺机制造产业集群。围绕纺机主机产品,重点发展具有差别化功能的化纤成套设备,日产200吨以上的涤纶短纤数字化成套设备。强化纺机专件的研发制造水平,建设完善的纺机产业链,建立区域专业化纺机生产及原材料配送中心,做大纺机配套产业。

太原、榆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山西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使新能源汽车在山西整车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依托已形成生产能力的4家整车生产企业: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点打造太原、晋中、晋城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晋中、长治甲醇汽车产业基地,太原、运城、大同燃气汽车产业基地。

铸造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产业布局:

立足我省优势资源和发展基础,建设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四大铸造产业发展集聚区。晋中重点发展交城县铸造产业集群、清徐县暖气片产业集群、太谷玛钢产业集群、平遥铸造产业集群;晋北重点发展定襄法兰产业集群;晋南重点发展襄汾县铸造产业集群、翼城县铸造产业集群;晋东南重点发展泽州县铸造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定襄法兰产业集群。以法兰锻造工业园区为产业平台,重点打造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机成套产品,构建技术自主化、设备成套化、自动化、产品国际化、品牌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未来将定襄锻造业向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

泽州南村铸造产业集群。打造配套铸件产业集聚区、铸管及管件产业集聚区、煤机装备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实现技术工艺水平、专业化发展水平、铸件质量水平、标准化管理水平、资源利用率等五大提升,努力将泽州县打造成全国铸造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的先行区。

交城县铸造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联合、整合、重组、淘汰落后等手段,加快推进主导产品由普通铸件向机械加工件、零部件的延伸,销售市场由低端配套向动车、汽车等高端领域延伸。

翼城县铸造产业集群。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积极建设高端锻造、高端特钢、高端铸造三大工业园区,逐步建设以球墨铸管、机械配件为主导的专业化高端铸造生产基地。

襄汾县铸造产业集群。建设大型铸造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铸造业的集聚水平。按照“铁铸双联”、“短流程”等方式,组合链接矿、粉、铁、铸等产业,进一步缩减成本和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建材业:做实产业基地,壮大产业规模

产业布局:

做大做强阳泉耐火材料、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等建材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柳林建材产业集群,最终形成晋北朔州、晋东阳泉、晋西柳林、晋南万荣等建材产业基地。

重点产业集群:

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依托朔州市固废工业园区,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围绕粉煤灰新材料“建链”,引进与现有产业链相衔接的项目,对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进行“补链”,通过上下配套、协同发展,实现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的集聚发展。

阳泉郊区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以优质、节能、环保、功能化为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硅酸铝质、硅质、碳质、轻质、不定形、功能用特种耐火材料,积极发展高效特种耐火材料,鼓励发展高技术复合耐火材料和功能性耐火材料。

盂县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亚洲最大的硅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积极采用均化调制、除杂提纯、改型改性等先进技术,利用中低品位铝矾土和尾矿、碎矿石、粉煤灰等,生产高端均质合成耐火原料。

万荣县建材化工产业集群。依托万荣减水剂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品特色和品味,形成资源延伸、配套协作、节约循环的产业格局,打造华北地区节能新型建材基地。

食品制造与加工业:做大做强酒、醋、乳三大传统食品产业

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山西中部汾文白酒产业集群、北部代县黄酒产业集群,形成南白、北黄两大特色产业基地。发挥资源和品牌优势,依托水塔、东湖、紫林、来福等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建设太原清徐食醋产业集聚区,培育太谷食醋制造产业集群。发挥我省奶源优势,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及以朔州、忻州、大同、太原等市大型奶牛养殖场为支撑的奶源基地建设,集聚壮大晋北乳制品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以规模化深加工为特征的晋中食品综合加工产业集群、晋东南食品综合加工产业集群、晋西汾阳核桃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汾文白酒产业集群。依托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中汾酒业投资有限公司、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中、高档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原酒。构建白酒生产、酒业旅游、饲料加工、酒糟开发、基地种植一体化的循环产业园区,努力实现品牌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多元发展。

代县黄酒产业集群。以四达、代王两大公司为龙头,整合当地小微型酿酒企业,保护和开发黄酒原料产地,推动黄酒产业集群规模和质量提级上档。

清徐县食醋产业集群。完善以老陈醋、陈醋等传统产品为主体,以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等新型食醋产品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扩大山西老陈醋的品牌效应,打造全国老陈醋生产基地。

朔州市乳品产业集群。以山西古城乳业集团为龙头,努力开发具有山西地域特征的枣味奶、核桃奶、麦香奶、荞麦奶等适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性特色奶产品,积极发展高品质、市场需求量大的脱脂乳粉、乳清粉等高端乳制品,扩大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增加在全国市场的份额。

屯留农副产品产业集群。以玉米深加工、小杂粮加工、肉制品加工、饲料加工为发展方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品牌。

太谷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太谷饼加工业、红枣加工业、果脯蜜饯加工业、粮食加工业、油料加工业、肉制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饮用纯净水加工业。

寿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聚,扩大集群规模,打造特色小杂粮品牌。

汾阳核桃产业集群。利用驰名中外的“汾州核桃”主产区、“中国干果经济林核桃之乡”的资源优势,建设核桃种植、加工产业集群。

材料加工业:扶持玻璃、陶瓷等优势行业

产业布局:

发挥山西省日用玻璃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和集群发展的整体效应,建设形成以祁县为引领,长(治)晋(城)、运城(闻喜)为两翼的中国北方日用玻璃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充分发挥朔州市、晋城市独特资源和产业基础,朔州产业集群企业侧重发展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日用陶瓷,与晋城建筑陶瓷产业集群错位发展。

重点产业集群: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依托以大华公司、宏艺公司、红海公司为主的玻璃器皿工业发展核心区及商贸旅游区,以晶鹏公司为主的下申玻璃器皿工业发展辐射区和以星火公司、远通公司为主的温曲玻璃器皿工业发展辐射区“三大基地”,逐步形成“一厂一特色、家家有精品”的格局。继续吸引玻璃生产企业进入集群,加强三大基地、各大公司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协力打造中国玻璃器皿之都。

长治玻璃产业集群。在传承传统手工吹制玻璃器皿技艺的基础上,加快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重点发展彩绘、刻花、堆花、描金等系列玻璃制品,提高玻璃器皿的艺术鉴赏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晋城玻璃产业集群。以晋城城区九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加速产业集聚,扩大集群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科技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闻喜玻璃器皿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宏业公司、英发公司、晋鑫玻璃公司、华森玻璃公司、东丽公司、联盛公司、广东晶皇公司、陕西大荔长航公司、义乌(闻喜)玻璃制品批发交易中心等产品加工、交易等项目。

朔州陶瓷产业集群。以怀仁云东经济园区、应县北曹山新型工业园区为核心,加快朔州日用陶瓷产业集聚区发展,积极发展艺术陶瓷产业集聚区,早日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特色陶瓷产业基地。

阳城县陶瓷产业集群。以阳城陶瓷工业园区为核心,加快晋城建筑陶瓷产业集聚区发展。

煤化工产业:北、中、南三大集群遥相呼应

产业布局:

依托大同市活性炭产业集群、朔州市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建设晋北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介休太谷平遥产业集群,建设晋中碳素产业基地;依托绛县炭黑产业集群,建设晋南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北、中、南三大煤化工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绛县炭黑产业集群。依托恒大化工等主导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打造完整产业链,将产业集聚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大同市活性炭产业集群。作为占全国产能三分之一的国内最大活性炭生产基地,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山西华青活性炭公司和大同市光华活性炭公司,大力发展煤质原煤破碎炭、压块炭、粉炭、脱硫脱硝活性炭等主导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晋中碳素产业集群。打造晋中介休、太谷、平遥、祁县等平川地区碳素产业集群,加强企业科技协作,建立具有区域特色、高附加值的多元产品体系。

医药及化工业:向新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产业布局:

依托我省生物农药研制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太原、大同、晋东南三个医药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大同医药产业集群。以国家级产业园大同医药工业园为核心,按照集群化、高端化、生态化、循环式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辐射带动和规模扩张效应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制剂和促进中药现代化,打造全国最具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

长治医药产业集群。以长治屯留康庄医药工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和化学原料药,形成全省生物医药和创新药物基地。

太原医药产业集群。以太原制药工业园、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及现代医药物流。

冶金工业:优化钢铁产业,延伸铝镁产业

产业布局:

聚焦不锈钢和镁铝产业深加工,围绕继续做大太原不锈钢产业集群、闻喜金属镁产业集群、永济市铝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山西中、南部三大冶金集聚区的发展格局。

重点产业集群:

永济市铝材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以铝深加工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铝深加工产业,主攻高端型材、汽车零部件和铝板带箔等新型材料,以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和转型升级。

太原不锈钢产业集群。依托太钢不锈钢产业园区,加强太钢集团与不锈钢材料生产、研发与深加工全产业链相关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形成科技型产业集群的典型示范,促进生产工艺改造和产业升级。

闻喜金属镁产业集群。以银光镁合金科技园区为核心,打造阳隅、柏林、礼元、南垣等四大集聚区。依托银光集团建立的全国金属镁行业唯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重大共性技术攻关,强化集群内技术合作应用,切实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以整合优化、发展提升为方向,推进镁合金的延伸加工和工艺配套,完善镁合金产业链。

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发展

产业布局:

依托太原市高新区、太原市经济开发区,重点扶持高新区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立足省会、辐射全省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晋北大同广灵剪纸产业集群、平遥推光漆产业集群,培育晋南绛州文化产业集群、晋西中阳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四大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稷山县印刷包装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集群:

太原高新区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产品的融合,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和承接转移的重大产品,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形成具有我省产业特色和结构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太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把电子商务作为未来电子信息业的潜力产业,通过实施政府助力、优化服务、完善配套等有效措施,使电商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太原市建立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逐步扩大到省内各地多个产业集群。

广灵剪纸产业集群。以广灵县剪纸产业文化园为基地,以广灵剪纸文化博物馆为平台,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展销、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格局。

平遥推光漆产业集群。以平遥永隆漆艺公司、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公司为龙头企业,整合平遥县县城及周边相关企业与生产和销售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和规模提升,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推光漆品牌。

绛州文化产业集群。以新绛县绛州澄泥砚文化园为核心,依托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发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做大做强文房四宝、云雕、面塑、仿古工艺等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晋南文化创业产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