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启“加速度”

全市将在总面积二百平方公里以上、单个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左右至少打造四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到二〇二〇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25%

12月16日,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路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工人师傅在为打通扩区后的园区路紧张冲刺。毗邻施工现场,云谷创业科技园内,施工人员在严寒中开始了项目落地前的勘探。与此同时,在盂县中岚、平定龙川、郊区苇泊,寒风中,这样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让冬日的山城透出春的暖意。

立地条件差、园区建设慢、项目落地难,一直是制约阳泉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阳泉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在去年经济工作会上,作出了“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转型发展”的部署,今年6月,专题召开了全市产业集聚区推进大会,特别是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以后,阳泉市开启开发区建设“加速度”,全市将在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以上、单个面积50平方公里左右打造“1+n”个开发区。繁忙背后是忙碌的身影:12月16日一大早,阳泉市委书记陈永奇、市长董一兵现场观摩开发区建设。17日,利用周六时间组织召开全市大会,对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进行安排部署。

着眼于将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国字号”,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阳泉东区工业园进行整合,规划建设面积由3.83平方公里,增加到54.59平方公里。依托平定、盂县、郊区现有产业集聚区,打造省级开发区。

坚持规划先行,阳泉市实行“五规合一”,做到“一次规划、滚动开发”;创新投融资建设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优先保障开发区用地,将省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的50%用于开发区建设;加大招商选商力度,抓好产业布局这一根本;实施创新驱动,营造“双创”氛围,使开发区成为全市转型升级的增长极、主引擎。

对开发区进行二次创新创业,阳泉市明确提出要实现体制优,按照“三化三制”要求,切实简政放权。实现架构优,实行大部门制、事业部制,进行扁平化管理。实现机制优,实行领导任期制、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实现环境优,全面提升“软”“硬”环境,特别是着力打造“软”环境。实现产业优,初步构建起创新产业体系,省重点考核的新兴产业占比率有较大提升,到2020年,全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5%以上。园区打造,关键是人,开发区目前正在进行班子调整、人员配备。

特殊的立地条件,也让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阳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市委书记陈永奇表示,开发区改革创新是推动全市经济转型的一条生路,阳泉市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不怕苦、不信邪,久久为功,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阳泉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试验田”、创新驱动“主引擎”、全面小康“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