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高端高质高新 成都产业创新不断攀高

成都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图为正在调试的有轨电车。

近日,在成都市天府新城会议中心,29个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领域的项目与温江、彭州、邛崃等区(市)县签约——这是成都“百日擂台赛(首季)”首场集中签约竞进赛中交出的“成绩单”,这29个项目包括先进制造业项目1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1772.8亿元。

这样的场景只是成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制造强市。

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成都正在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

高质

统筹规划66个产业功能区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载体和支撑

4月10日,简阳市东溪镇凉水村,总投资160亿元的“年产4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及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开工,简阳空天产业园的建设序幕也由此拉开。空天产业园的定位为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及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制造产业。而目前,园区已经签约引进总投资约289亿元的长江汽车、星空年代、思威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

在成都高新西区,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格芯12英寸晶圆厂正在加速建设。去年5月,格芯与成都共同推动实施FD-SOI生态圈行动计划,在成都建立基于22FDX工艺的世界级生态系统。目前,芯原微电子、上海复旦微电子、国科微、瑞芯微电子等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采用了22FDX技术,加入生态圈计划。格芯的长期合作伙伴马来西亚友尼森集团也宣布在成都增加投资——国内外上下游企业,都因为“格芯”这块金字招牌,向成都高新区聚集。

像这样集生产、研发和居住、消费、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功能区,全市统筹规划了66个,已成为成都在新时代加快推动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为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今年初,我市印发了《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底,全面形成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及考核体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五位一体”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建设推进责任主体;打造11个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同时,《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正在抓紧编制,这将是首个编制完成的产业功能区《总规》。以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功能区为核心,我市将形成协同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并将聚焦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新经济(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重点行业,重点发展关键组件、整机终端、软件开发、创新服务等产业高端,一般性材料、零部件等配套环节在区域统筹布局,不断提升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竞争力。

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加强成都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功能区综合承载能力。

高端

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

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上的竞争力

4月25日,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计划建成国内最先进的年产4000吨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和能量密度达260瓦时/千克的30亿瓦时动力电池生产线,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事实上,华鼎国联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到2021年,还将建成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和100亿瓦时动力电池的生产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分析显示,制造业每投入1美元带动经济增长1.8美元,每产出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3.6美元,具有“乘数效应”,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去年7月,成都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对全市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路径、目标与战略、优势与机遇重新进行了科学梳理,长远规划。“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结构,随即浮出水面。即,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同时,还将加快推动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装备转型升级,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转变。

为了释放政策红利,开启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紧接着我市发布“产业新政50条”。筹建成都创新创造研究院;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高标准超前规模部署5G通信网络;设立成都新经济发展推进工作机构……13个部分50条具体政策,囊括了人才集聚培育、技术创新供给、土地资源保障、财政金融服务能力、数据资源支撑、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产业生态等促进产业发展各方面。

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成都将全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力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过万亿,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规模过千亿,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竞争力。 12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