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绵阳游仙区“军民融合兴区”助推跨越发展

9月21日,在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游仙区军民融合科研成果推介发布会上,游仙区收获颇丰:北京兵港科技(绵阳)硅谷数据化产业园项目、深圳ZUK(绵阳)海外运营服务平台项目等10个项目正式落户绵阳,项目涉及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及配套产业等诸多领域,签约金额57.5亿元,多家军工科研院所负责人到场见证。

游仙区正涌动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热潮。作为中国科技城核心区,游仙区主动创新体制机制,深挖身边科技“富矿”,争当军民融合“国家使命”的探路者。今年前8个月,游仙区实现规上军民融合产值9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游仙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引擎。

“未来5年的发展中,我们将抢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和壮大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企业和产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新格局。”游仙区委书记江彬说。

这里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热土

游仙能成为各类军民融合资源关注的焦点,得益于游仙良好的区位条件、军工人才优势和政策支撑。

游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广高速、绵遂高速穿游仙而过。

作为中国科技城核心区,游仙区的科技人才密度在国内十分少见:辖区内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3家国家级军工科研院所,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所高等院校,16个企业技术中心,两院院士25名,8万余名科技人才。

依托于区内富集的军工科研资源,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在游仙区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科莱电梯、雅化集团、东材科技、四川海格等23家军民融合规模以上企业。

科莱电梯将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技术成功运用到电梯信息管理系统,能在10秒钟内发现电梯故障。科莱电梯的成功,离不开“娘家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依托科莱电梯,游仙区在石马镇建成了一个集电梯整机、电梯零部件生产等于一体的西南最大的电梯产业园。

绵阳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军工技术,该公司生产的电量隔离传感器、智能电量变送器、各种检测仪表等产品均占全国同类产品首位。

作为国内绝缘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东材科技生产的机保护膜、特高压绝缘材料等高科技民用产品,都源自军工技术。依靠民品的市场开拓来反哺军工,东材科技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等军品领域不断突破。

通过民参军,雅化集团拓宽销售渠道,增添了企业发展决心,企业新建的5个项目正抓紧推进。

“筑巢”引来军民融合“金凤凰”

在绵阳市军民融合专业孵化器内,10余家从事机器人设计研发、军工单位元器件加工的军民融合企业正在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而这幢4000平方米的孵化器的前身是游仙区的政府办公楼。有了孵化器,游仙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办“军民融合创新大赛”选拔出的军民融合“种子”找到了家。

一手抓孵化平台的建设,一手抓产业承接平台的搭建。游仙区规划建设了光电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特色化工产业园等五大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游仙区还专门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局,主要负责与军工科研单位对接项目,向辖区民营企业提供投资指南。

通过平台建设,一批军民融合项目正在聚集。7月14日,四川中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绵阳市游仙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综合科技资源优势和游仙区产业发展与区位优势,构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合作机制。双方将在游仙区共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及产业化推进为重点,中物技术将围绕工程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促进当地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看准游仙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潜力的不止中物技术公司。

7月29日,成都环龙智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与游仙区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游仙投资建设“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库卡机器人工程中心。该公司将与国内具有优势的军工企业合作,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机器人及数字化平台技术,建立智能化车间及高端制造展示平台和数字化生产线示范,打造立足绵阳、面向全国的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人才服务和方案提供等产业链示范基地。

6月23日,在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游仙区推出的军民融合科研成果交易平台——科秒荟平台一经发布,就受到广泛关注。该平台主要提供军民融合科研成果发布、项目需求、专家咨询、技术转让等服务,推广军转民、民参军优质企业及特色产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近期发布的绵阳通美能源公司生物质热解技术,吸引到了美国通用公司、天风证券等关注,并与美国通用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军民融合兴区”绘就500亿元产业蓝图

在不久前闭幕的游仙区第六次党代会上,游仙区绘就了未来5年发展蓝图:将“军民融合兴区”确立为全区未来5年发展的首要战略,力争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发展新路,为国家战略贡献游仙经验。

为实现这一既定目标,游仙区在经开区北区规划了3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核心区5平方公里的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已启动建设。该产业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计划总投资30亿元,用5年时间打造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基地等“一中心三基地”。

目前,中物技术现代科技服务平台、兵港科技(绵阳)硅谷数据化产业园、深圳ZUK(绵阳)海外运营服务平台、库卡机器人工程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加快推进。预计到2020年,入驻园区的企业将达120家以上,总产值500亿元左右。

为已经启动建设的军民融合产业园提供政策支撑,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军民融合项目落地,9月18日,绵阳游仙区出台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区财政设立支持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集聚、开放合作、金融服务等项目扶持。同时,军民融合产业园还将优先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员待遇,执行中关村政策,享受科技部、工信部等18个部委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省、市33项优惠政策。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个别结合到全面融合,军民融合正成为游仙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游仙区军民融合的步伐更加坚定。目前,游仙区正积极推进签约项目进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