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成都双流跻身第18位

  2012年12月10日,从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天发布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中,我市双流县再上两位,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18名。

  5天后,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12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揭晓的“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名单中,双流县又成为全省唯一荣获“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称号的县市。

  巩固优势:

  再造产业成都核心增长极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其评价指标分为总量、均量和速度三类,包括人口、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经济均量、居民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等12个大类指标,标准十分严格。

  双流县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与其紧抓省市“一号工程”天府新区建设,构筑产业成都核心增长极,着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关系紧密。

  记者了解到,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双流县紧扣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核心,以新能源、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构建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先导性产业体系,发挥“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生态田园”三大优势,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支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2013年全县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

  “双流人闯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组委会专家对双流县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临空经济为特色、现代农业为本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思路高度赞同。

  未来目标:

  奋力实现挺进前十强

  “唯有奋力向前,发展没有退路。”双流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要求,双流将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头羊。

  为此,双流县提出了“领跑中西部,挺进前十强,全面达小康,基本现代化”奋斗目标,并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六个倍增”具体目标——在经济总量上,双流县将力争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1年583亿元的3倍,达到1800亿元以上;在产业规模上,实现4000亿元总产值,为未来双流区域形成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在群众收入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翻一番,力争达到2011年的3倍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1。

  为实现这个目标,双流县将继续紧扣天府新区建设这条主线,始终坚持产业立城思路,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同时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在新一轮发展中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