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成新蒲快速路加速蒲江融入西部交通枢纽

  9月30日,成新蒲快速通道建成通车,这也标志着成都市中心城区通往区(市)县里程最长的一条快捷免费公路全线通车。作为成都市全域交通“三轨九路”项目中的第9条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贯穿中心城区和蒲江城市发展走廊。过去蒲江到成都要3个小时,成雅高速路修通后,缩短为一个小时。成新蒲快速路建成后,蒲江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到40分钟。

  成新蒲快速路不仅成为支撑未来蒲江加快发展的“动脉”,未来它还将成为成都多通道、快走廊交通大网络的重要轴线,成为成都这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新干线,使蒲江加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该路将和成雅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成蒲铁路、成雅铁路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外交通网络,推动蒲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交通优势逐步凸显

  带动蒲江经济发展驶上快速路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蒲江县的聚集辐射能力。促进了蒲江茶叶、水果、生猪、蔬菜、旅游、天然产物提取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招商引资、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新蒲快速路的建成不仅使沿线的茶农、果农、菜农受益,还促进了周边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复兴乡彭河、陈坝等社区的群众现在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农业工人。不仅如此,寿安也正在成为国际级企业投资的热土,很多企业主看好交通改善带来的优势,前来寿安投资考察。截至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的6个项目落户蒲江。寿安不仅将建设成为蒲江县的城市副中心,还将建设国内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中国包装印务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蒲江东部区域的发展。

  交通的大变化,促使蒲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笑迎八方来客,也让蒲江人大方地走向外面的世界,和外面交往更加频繁,带动了物流发展。

  交通也给蒲江的茶叶产业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目前茶叶的加工水平在全省领先。正如成佳镇一家茶业负责人所说,农户早上才采摘的鲜茶叶,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浙江茶叶企业的生产车间。

  据悉,目前蒲江正在加快启动蒲江第二条快速通道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将顺接成新蒲快速路,让蒲江进一步主动融入成都六走廊的“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布局发展中,让天府新区拓展至寿安新城,从而吸引更多绿色服务性企业入住蒲江,形成预期三产联动发展格局。

  即将实施的第三绕城高速(蒲江段)、新蒲快速路、成康铁路等交通重大项目,将成都经济区、成都环线经济圈、天府新区三大经济产业集聚区串联一体,将形成成都三圈一体联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蒲江天然的自然资源与存余的大量土地资源,将给蒲江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致富路也是民生路

  带来山乡巨变

  蒲江的果农告诉记者,路通了以后,每公斤柑橘可以多卖4毛钱,“这么漂亮的等级公路从家门口,从果园通过,肯定会有大量的商贩来采购蒲江的优质农产品。”

  对于路的变化,长秋山区的农民感受最深:“前几年水泥路还没有修通的时候,由于坡陡路烂,整个下半年汽车几乎上不了山。卖柑橘要一筐一筐地背到山下去,一趟要走两三个小时,买一包肥料背上山要半天时间,简直太恼火了。现在好方便哦,村村都通了水泥路,汽车直接开到果园边上,坐在家里就可以把柑橘、生猪、蔬菜等农副产品变成现钱,买点小零小碎的东西,摩托车一骑,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寿安镇跑个来回。现在还修了客运站,通了乡村客运,即使不会骑车的婆婆大娘,赶场也好,走人户也好,简直太方便了。”

  不仅打通对外的多层次交通联系,而且着力畅通县域道路内网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实现乡镇至县城、乡镇到快速路网、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各建制村20分钟连接;努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现镇镇通公交,所有行政村区域通客车,奋力打造“畅通快捷、安全舒适、守时准点”的公共交通客运网。目前,该县实现了乡镇客运站点满覆盖,乡镇通公交、村村通客车;城市、城镇公交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公交线路从1条到5条,公交车辆从1辆到17辆,实现了市民出行“早5晚8”。

  特色旅游交通体系

  支撑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打造

  蒲江旅游资源丰富、特点鲜明,既有由“三湖一阁(朝阳湖、长滩湖、石象湖、飞仙阁)”组成的150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区,又有古临溪县城遗址、汉代古盐井、还有唐宋摩崖造像等国家、省级文保单位,有川西民俗风格的西来古镇,南丝绸之路古栈道遗迹和船棺等,自然、人文资源交相辉映。

  为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蒲江县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以便于游览的地方特色和国际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设计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体系。积极配合蒲江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建设,蒲江旅游交通道路由轨道、公路、慢行交通等系统构成。轨道包括成新蒲快铁和成康铁路。对外以龙门山旅游快速通道和川西旅游环线为主要的旅游通道,联系周边重要景区,形成旅游片区。对内新规划了7条旅游支线道路,联系“三湖”,形成旅游环线。包括妙音湖支线、石象湖支线、朝阳湖支线、长滩湖支线、茶马古道支线、关子门支线、白鹤林支线。届时,游客进入蒲江,沿着这些支线构成的旅游环线游览,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将蒲江优美的自然生态美景、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景点“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该县结合打造“一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一系列乡村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规划实施了光明乡樱桃园观光休闲3A景区道路基础建设,形成“三纵二横”的旅游路网;规划实施启动成佳茶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星级旅游客运站,实施“三纵一横”的旅游道路;复兴、西来猕猴桃产业发展观光道路规划路网已基本完成。

  【十年发展数字点击】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过去十年,是蒲江县交通投资力度最大、发展最迅速、交通改善最明显的十年,全县交通固定资产投入近20亿元,新改建公路662公里,国省干道全面改造完成,县域内网骨干道路80% 以上进行了改建,新增1条到成都的免费快速通道,蒲江已构成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了 “三纵六横”的公路交通格局,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县境内等级公路达1369公里,公路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35公里,人均公路里程数达50.03公里/万人。

  【未来展望】

  蒲江具有的独特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正在通过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其向现实优势转化。

  蒲江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抓住蒲江“生态优势”的“牛鼻子”,确立了“现代食品及轻工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成都休闲旅游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的“三基地一轴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而不断改善的蒲江交通格局,将为这个发展目标的实现提速。

  按照蒲江县制定的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年,蒲江将形成 “两环、两轨、五纵七横”的骨架路网格局,县乡公路为放射性补充,基本形成布局更合理、结构更完善、能力更充分、质量更可靠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据了解,该县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75亿元,启动18个项目,着力形成内畅外联的快捷路网格局;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先行”战略,逐渐构建起以轨道交通、快速通道、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多种运输方式与现代物流配送业相结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蒲江与天府新区、成都环线经济圈、成雅经济区的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共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