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谋划,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一、全省非公经济平稳增长(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1.非公经济总量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为5158.43亿元,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783.8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8%,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经济类型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三大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54.04亿元、2500.95亿元和2503.44亿元,占各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7%、52.5%和57.4%,第一产业较上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提高0.3和0.9个百分点。二、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7.0%,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3.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发展较快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为49.7%,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7%,高于行业GDP增速2.0个百分点。从全省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监测情况看,上半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增长较快:外商企业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2%,私营企业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产值增长1.2倍、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产值增长18.3%。特别是今年4月份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投产运营,仅上半年就完成产值60多亿元,并保持较快发展,迅速成为宝鸡乃至全省汽车工业中的支柱企业。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较快发展推动了我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非公经济的稳步发展。4.民间投资和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上半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26.35亿元,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4%转为增加3.4%,较去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点。其中,占民间投资30.7%的房地产投资增长1.7%,占16.0%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3%。批发零售业非公增加值为67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非公经济增加值为225.68亿元,同比增长8.5%。两行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0.7%和95.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2和0.9个百分点。,(二)非公经济主体不断增加上半年,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帮扶力度,非公经济主体数量稳步增加。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6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49.64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8.28万户;全省私营企业达到54.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8.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86万户。主体数量的稳步增加,为我省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贡献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6月未,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192.6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3.8%;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335.16万人,增长6.3%。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缓解全省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二、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民间投资比重偏低一直以来,陕西投资主要依赖政府和国有企业推动,虽然民间投资占比逐年提高,但总体上民间投资占比依然较低,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9%,低于全国民间投资比重21.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重明显偏低。(二)企业转型升级欠缺资金支撑根据上半年非公企业监测情况,目前我省部分非公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和民间借贷,能得到的资金非常有限,导致企业在技术升级上能力不足,企业总体水平仍然在低层次水平徘徊,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三)企业利润下滑今年以来,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制约,导致企业负担加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尽管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态势,但企业的盈利空间却在不断缩小。三、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建议(一)挖掘民间投资潜力,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一直以来,投资对我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提供了不竭动力。当前我省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民间投资比重较低,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投资活力依然不够。但是正因为我省民间投资比重偏低,民间投资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下大力气刺激民间投资增长,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二)解决融资困难,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我省非公企业主要集中在投入资金少,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企业的科技成分较低,利润较少,竞争力较弱,企业急需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一是改善企业融资渠道和环境。要切实落实中省各项扶持政策,鼓励非公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及债卷发行等方式融资,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加大非公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在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基础上,应加大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对非公企业应当给予适度倾斜,补充非公企业技术革新所需的创新资金,化解非公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的难题。(三)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一是全面落实中、省降成本各项规定,着力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涉企收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企业用地、用电等成本,适度减少企业交通运输收费和物流成本。二是加大减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相关税费。“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相关行业企业难以取得原材料增值税发票,企业进项税无法抵扣,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为此税务部门应规范行业上游产品发票,使中下游企业能够得到原材料发票,便于抵扣增值税,真正做到减税降负,增加企业利润。三是加大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应当对重要行业的非公企业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不断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同时还可以带动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的发展,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四)吸引人才到非公企业就业为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急需人才,引导相关人才到非公企业就业。建立非公企业急需人才绿色通道,对到非公企业就业的人才实施政策倾斜,在户籍、档案管理、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入学入托等生活保障条件上提供更大的便利和优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非公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