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榆林市中小企业撑起产业经济“半边天”

2016年,市中小企业系统各项工作平稳运行,全市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3.5%,撑起了榆林经济的“半边天”。

“保驾护航”引领企业发展不迷航获得省级专项资金962万元,使用市级专项资金2000万元

去年,我市组织实施好中省市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考察、审核、验收等工作,严格把关,确保落实。对各县区2015年度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认真督查,完成了2015年市级专项资金项目扶持总结验收工作。

同时,积极争取中、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年获得省级各类专项资金962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2个,资金总额35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县建设项目1个,资金400万元;2015年成长型规模工业企业53个,奖励资金212万元。

此外,我市科学使用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各县区审核推荐,共征集219个项目,包括41个贷款贴息项目,9个上市奖励项目,即将联合财政局对项目进行筛选评审,研究拨付。

“走南闯北”唱响榆林“好产品”为企业搭建“展示、展销、交流、合作”平台

去年,我市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煤博会”“西洽会暨丝博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展销、交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去年5月份,我市组织子洲县鼎盛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20户企业参加第二十届西洽会,签订合同、协议项目共4个,引资额6.48亿元;7月份,组织好婆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的8个项目参加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9月份,组织参加第19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合同、意向和实际销售达到670万元;10月份,组织各县区重点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为我市特色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和招商引资平台。

我市还精心组织了第一届“中国·榆林好产品推介会”,县和省内外500多家企业近2000人参加活动,现场参展企业145户,设立展位160个,产品种类近1000种。期间,通过充分洽谈对接,67家企业共39个项目成功签约,现场签约金额达23.7498亿元。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我市继续组织实施“助保贷”业务,努力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去年11月底,市县共受理“助保贷”贷款业务94笔,发放贷款总额9.9亿元,涉及煤炭运销、建筑、批发零售、石油等行业。

“内升外补”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培训各类人员7600人次,选聘200名优秀大学生

人才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针对全市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吸引优秀人才难等“顽疾”,我市开出“内升外补”药方,在提升企业管理者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赴企业任职,取得了较好疗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新的潜力。

去年,我市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全市中小企业职工进行了各种业务培训,培训各类人员7600人次。市中小企业局在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举办了全市优秀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班和非公企业高层管理者培训班,两期参训人数达130人;为提升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思路和理念,再次组织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小企业系统干部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分管副县长和中小企业局局长60人参加培训,效果明显,反响很好;组织我市行业龙头企业家80人,在清华大学举办了转型跨越发展专题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家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和理念。

同时,我市按照《榆林市2016年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实施方案》,选聘200名本科以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目前,已全部进企到岗工作,有效缓解我市民营企业的人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