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红色文化、码头文化、古镇文化 虹口形成特色街区文化

红色文化、码头文化、古镇文化、海派文化……近几年,虹口区通过文化资源挖掘,增强文化资金投入,各街道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街区文化,如四川北路的红色文化、北外滩的码头文化、江湾镇街道的古镇文化、哈尔滨路的水系文化、黄浦江苏州河的河口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不但丰富了虹口的传统文化,也提升了虹口文化在全市的地位和品位。

一滴水成为虹口北外滩的标志性建筑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文化名人来到虹口居住生活,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在给后人留下珍贵文化财富的同时,也为虹口街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川北路街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中共四大在此召开,左联在此成立,江苏省委曾设在此;鲁迅、瞿秋白、丁玲、茅盾等中国文坛上的“大咖”在此地留下足迹;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红军电台台长李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也居住工作在虹口。可以说,虹口是上海少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街区。

多伦路名人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街区文化?四川北路街道的答案是在社区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四川北路1545弄“大德里·恒安坊”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典型的石库门弄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杨延秀所主持的党的秘密联络站,就设在弄内18号三楼。去年,街道在开展“美丽弄堂”改造时,把红色文化元素列入其中,墙面上不但恢复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时留下的文明用语,而且还新添了居民们自创的各类书画作品,突显了街区文化特色。

纪念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诞辰100周年,中共四大纪念馆前广场命名为“国旗广场”。

黄浦江虹口滨江地区曾是航运码头较为集中的区域,当年,这里云集了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公平路码头、高阳路码头、外虹桥码头、扬子江码头8个码头。只要走过东大名路、东长治路区域,远远就能听到“搭起来噻!噢嗨—!开步走喽!”的高亢码头号子,中间还夹杂着船舶的呜笛声。

近年来,虹口区在此大力打造码头文化街区,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北外滩滨江共享书屋、建投书局等文化空间相继落户,为码头文化街区的形成营造了踏实的文化氛围。位于虹口滨江的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如今是沪上知名的“网红”书店,它的所在地便是原先的上海港码头作业区。去年,建投书局创设了JIC讲堂和建投读书会两个品牌,许多讲座内容都与上海港开埠有关,吸引了大批市民。一年来,书店全年举行了250余场文化活动,听讲的票子一票难求。

提篮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的“篮梦剧社”,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自编、自演、自导的话剧社团。去年,社区居民于强将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丝路碧海情》改编成情景朗诵剧,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丝情、海情和商情,演出在北外滩地区居民中深受欢迎。

已有800余年历史的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区域内,古镇文化特色鲜明。民族英雄韩世忠抗击倭寇、船舫、石桥、三观堂、奎星阁等古镇历史风貌和建筑,这几年得到了恢复和修缮。与此同时,江湾镇街道还通过评选古镇“十景”活动,增进区域内居民对古镇文化的了解。区域内的多所学校,把“古镇乡土文化”列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时常组织学生走访古镇历史建筑,写出调研报告。街道还组织了“古镇乡土文化”教育讲师团,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进行讲解,“菜场书屋”“书香江湾”“江湾神韵”等一批富有古镇文化特色的品牌,让上海市民更加熟悉江湾的古镇特色与文化情怀。

特色的文化资源,正在成就虹口的每个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