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杨浦区服务转型发展助力创新城区建设

  3月29日,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迎来第八次代表大会,近300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曹振全,区委书记陈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倪俊南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为杨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区科协也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氛围,服务转型发展,助力创新城区建设。记者从会上了解到,5年来,区科协聚焦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公众,推动科协事业大发展。

  服务企业集聚创新要素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引导创新要素和高端智力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是科协的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杨浦区又建立了2家院士工作站,至此,本区已建立了5家院士工作站。2009年,杨浦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建站,将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资源直接与企业创新近距离、点对点对接,及时帮助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为新产品研发、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能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瞄准国内国际科技前沿动态,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早期创业过程中,曾走过一段弯路。公司把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国外进口的高端设备,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差点沦为进口设备的“高级操作工”。后来,在周宏灏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帮助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服务人才科协组织全覆盖

  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人才是第一要素。为集聚人才,区科协在服务人才上下工夫,先后组建了7家科技园区科协,实现了大学科技园区科协组织的全覆盖。科技园区科协的成立,为园区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人才发挥了作用。

  上海财大科技园科协协助园区大力优化空间、功能和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承担起联系公司和科技人员的重任,成为园区科技工作者之家、企业科技发展的基地。5年来,我区共有9名科技工作者相继通过“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标兵,其中1名被评为全国科技标兵。

  新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但科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这些“民间”科技人才,科技人员小李曾多次想跳槽,但又被企业的创新活力所吸引,徘徊于“鱼和熊掌”之间。针对这一瓶颈,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科协率先设立了面对全区新经济组织和中小微科技企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审受理点。“现在‘两新’组织科技人员也有了职称评审通道,我也可以安心在企业搞研发了。”小李表示。

  服务公众科普扎根社区

  杨浦区云集了10余所高校,居住生活着52名两院院士,是上海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些高端资源为杨浦的科学普及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区着力打造院士科普系列品牌,社区科普设施不断完善,科普教育基地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于201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要让科普真正扎根与社区,就要让居民享受到科技成果应用带来的实惠。杨浦区通过市、区、街道三级部门联动,在殷行工农三村(2)小区实施《推广节能减排实验平台,提高居民生活用能效率》市区联动的科普能力建设示范项目,通过添置风能、太阳能互补灯、太阳能草坪灯、更换节能型路灯,向居民免费推广太阳能水暖设备、家庭节能灯、节水型马桶、节气设备等方式,让科学走进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