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东营以提高城市质量为引导加快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全面加强质量工作,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改善民生、保障安全、促进和谐,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作为首批25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城市之一的山东省东营市,视质量如生命,以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型发展为主线,着力提升城市质量总体水平和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有力保障了国家黄蓝战略的实施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

  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着力点,突出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这一主题,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扩大经济总量中注重质量提升。

  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都经历了数量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变的过程。在中国质量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首要问题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会影响经济的有效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求得增长是难以为继的,依靠扩大数量促进经济增长也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只有通过抓质量工作,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走质量效益型的良性发展道路,才是实实在在的增长,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有效速度和良好的效益。

  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的山东省东营市牢牢把握高端产业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高度重视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竭诚打造绿色、高效、生态、节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建设什么样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如何布局,都严格按照一条完整的现代化工农业产业链实施,严把产业政策、环保节能、安全发展三大关口,提高新上项目门坎。着力打造特色经济板块,重点培育壮大中心城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三个市属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化、科技化项目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着力突破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目前,全市主要行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2.5%。坚持“农业三次产业”联动,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发展培植渔业、畜牧、蔬菜、花卉、休闲观光等主导产业,推行生态养殖、绿色养殖,加强黄河口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促销,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海参、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87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和万头奶牛养殖场分别达到930个、3个,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三品”生产基地达到160万亩。服务业发展同样风生水起,文化旅游实现新突破,培育的重点服务业城镇、园区、企业、项目四大载体龙头带动作用显著,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产业迅速崛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升,创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突出抓好环境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重点领域的质量建设,增强城市质量综合实力,树立好文明秀美、活力迸发、富裕安康的城市形象。

  随着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的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正由规模、成本逐步转变为质量和品牌。不言而喻,质量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质量问题的本质是社会责任、社会诚信、社会监督。质量强市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与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城市建设发展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各地必须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构筑起经济发展新的核心动力和竞争优势,赢得未来的发展主动权。 12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