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实施意见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实施意见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和商业、管理模式。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逐步成为产业变革、科技进步、创业创新提高效率的重要驱动力量。近期,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围绕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要求,深入实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人才为先、用户思维、企业主体、环境优化的方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等全面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汇集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明显,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呼伦贝尔市外联俄蒙、内通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互联网经济集中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和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和互联网服务收入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三)“互联网+”工业。围绕《呼伦贝尔市域县域经济2015年至“十三五”主导产业及重大项目工作推进方案》和《呼伦贝尔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供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引导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装备等传统行业和企业,借助国家和自治区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业的有利时机,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平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制造业结合,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打造产业智能服务体系,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态势。重点抓好典型示范项目,及时建立项目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推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两化融合指数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建成智慧园区2个(即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岭东工业开发区),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8家,企业网上销售占销售总额的20%,企业网上采购占采购总额的30%。(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四)“互联网+”农牧业。全面推进农牧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不断提高宽带进村、信息入户的覆盖率,打通农牧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建立全产业链的智慧农牧业系统,拓展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新型产业链,打造呼伦贝尔绿色有机名牌农畜产品。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对接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追溯平台,逐步实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的共享。支持建设覆盖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综合性RFID物联网信息平台,选择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基地生产、加工过程的视频监控。加快“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信息化建设,实现认证申报、审核、监管的全覆盖。扩大电子商务在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条中的应用范围。加强农畜林产品的网络营销,提升品牌价值。发展定制私人农场、认养农业等创意项目,提高农业附加值。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拓展绿色农畜产品销售领域,打造呼伦贝尔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到2017年,建成呼伦贝尔牛羊肉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建成绿色有机产品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进入加工环节的草原羊全部实现全程可追溯;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全部实现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的融合,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40%。(责任单位:市农牧业局、经信委、发改委、商务局,呼伦贝尔农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