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新闻稿:2016年前三季度内蒙古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新兴动力继续累积,全区经济发展总体趋稳,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1269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与上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8.77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356.1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22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是今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速。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8%,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发展保持稳定种植业基本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尽管受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但预计全年粮食产量仍可达到550亿斤左右。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二连稳”。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已连续12年超过1亿头只,牧业年度统计,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13597.92万头(只),同比增长0.1%。前三季度,猪牛羊家禽出栏均增长。生猪出栏660万头,同比增长1.6%;牛出栏235万头,增长1.2%;羊出栏3987万只,增长6.5%;家禽出栏6103万只,同比增长0.2%。肉类产量保持增长。据内蒙古调查总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全区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稳中有增,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168.9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54.9万吨,同比增长0.5%;牛肉产量37.3万吨,增长1.6%;羊肉产量64.9万吨,增长6.2%。禽蛋产量33.9万吨,同比增长2.8%。 二、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集体企业增长9.1%,股份制企业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0.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增长较快的有:乳制品同比增长14.7%,多晶硅增长96.3%,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长4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6.1%,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利润增幅明显回升。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0.03亿元,同比增长14.5%,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也在下降,亏损额为301.51亿元,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长3.1%,转为同比下降10.6%。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趋缓,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68.2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三产业的投资额及增速均“领先”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72.5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同比增长27.3%,快于一产12.9个百分点,快于二产29.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全区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3434.38亿元,同比增长49.4%,比全国平均增速快30个百分点。从项目数看,新开工项目数比较多。前三季度,全区施工项目个数20452个,同比增长31.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7482个,增长54.4%;本年投产项目个数13566个,增长49.8%。前三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89.67亿元,同比增长2.8%,比上半年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428.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商品房销售额648.23亿元,增长11.6%。四、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6.0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上半年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72.16亿元,同比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3.84亿元,增长11.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25.28亿元,同比增长10.6%,商品零售4000.72亿元,增长9.4%。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粮油、食品、饮料及烟酒类增长1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7%。在用类商品中,生活及投资类商品消费回升明显,其中,化妆品类增长32.2%,日用品类增长24.5%,金银珠宝类增长12.5%,汽车类增长10.7%。在新模式消费带动下,快递业务量增长45.7%,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1.8%。五、对外贸易降幅收窄,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区进出口总值558.73亿元,同比下降7.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值214.65亿元,同比下降20.3%,比上半年降幅扩大7.5个百分点;进口值344.08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增速加快8.1个百分点。从贸易方式看,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增长较快,增速为149%。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15.02亿美元,同比增长3%。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比全国平均涨幅低0.9个百分点,低于上半年涨幅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农村均上涨1.1%。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格局。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6%,衣着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7%,医疗保健上涨3.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3%。居住价格同比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1.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8%,猪肉上涨20.9%,鲜菜上涨12.7%。前三季度,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结束了同比连续50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消费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6元,同比增长8.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5元,同比增长7.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元,同比增长7.7%,比全国平均增速低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59元,同比增长7.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54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293元,同比增长11.2%。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7%,焦炭下降14.9%。9月当月生铁产量下降7.7%,粗钢产量下降2.0%。去库存效果显现。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同比下降16.9%,自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376.0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6%,比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52元,比上半年降低0.32元。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9%,比上年同期收窄2.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192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区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质效齐增的发展势头。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一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动力转换中优化结构,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