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8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比分析

统计报告第[2017]122号内蒙古地大物博,拥有总面积居全国最大的天然草场,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森林总面积约1406.6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由于物产丰富,内蒙古出现了许多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包头市、乌海市、呼伦贝尔市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日趋枯竭,部分资源主导型产业已经开始萎缩。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东北〔2013〕1165号)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有8个地区被列入资源枯竭城市,煤炭类资源枯竭城市有乌海市、石拐区;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为阿尔山市;参照享受政策的地区还有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一、经济发展 资源枯竭城市的主要特征为资源迫临枯竭、多元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民生问题突出等,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自2011年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各地积极努力下,我区资源枯竭城市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根据近几年数据显示,资源枯竭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乌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438.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09.82亿元,增长了39.15%。石拐区由2011年的75.7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2.61亿元,增长了35.55%。其他地区2011年—2015年GDP增长幅度由高到低为:阿尔山市增长58.53%%,牙克石市增长50.06%,鄂伦春旗增长45.92%,额尔古纳市增长44.10%,扎兰屯市增长43.43%,根河市增长32.86%。表1资源枯竭城市地区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乌海市 4832400 5319100 5466100 5526400 5598300 石拐区 756975 904348 994854 1009300 1026100 阿尔山市 106039 127315 138167 151419 168104 扎兰屯市 1265428 1486485 1656746 1780117 1815035 牙克石市 1538523 1901513 2120248 2271352 2308754 根河市 312731 349223 376482 400463 415501 额尔古纳市 320033 369968 409188 442736 461181 鄂伦春旗 457489 534636 591075 642465 667554 二、煤炭类资源枯竭城市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典型的以资源为依托,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国家转型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乌海市以经济转型、城市转型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打好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民生改善三个攻坚战,城市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乌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7.3万元,较2014年的215.21亿元增加了22.09亿元,超额完成2015年计划值。2013年以来,乌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上升,表明乌海市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 乌海市通过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倾全力推进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组织实施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表2乌海市2011-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乌海市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COD排放量 吨 9142.56 9099.78 8894.00 8223.00 8092.32 氨氮排放量 吨 1302.85 1303.06 1267.00 1086.00 1072.83 二氧化硫排放量 吨 116624.06 115648.00 115600.00 113000.00 88756.88 氮氧化物排放量 吨 91428.96 91298.00 89400.00 84300.00 82536.15 煤炭采掘业主导石拐区产业发展曾达半个世纪之久。由于长时间、大面积的开采,石拐区的煤炭资源不仅逐渐枯竭,而且留下“地上不平,地下采空”的生存环境。通过各种举措,石拐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互联网+”以及呼包银榆、沿黄沿线经济带的政策机遇,围绕地区“一轴三核”发展思路,全面推动资源枯竭地区实现转型发展,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石拐区把发展五当召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的一个重要支点,累计投资17.6亿元,举全区之力通过抓“硬件”和“软件”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包头市重要的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打造成自治区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基地。石拐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得到了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图1石拐区2011-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三、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这些城市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自治区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为阿尔山市;参照享受政策地区的还有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转型是这些地区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发改办振兴〔2016〕1848号),通过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社会评价,综合得出了2015年度转型绩效考核评价结果,阿尔山市表现突出,绩效考核结果中获得优秀等次。针对森工资源枯竭现状,阿尔山市积极协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实现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从根本上增强农林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和加强林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林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3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2011-2015年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扎兰屯市 70.04 70.04 70.04 70.04 70.04 阿尔山市 75.94 76.02 77.00 81.20 83.40 牙克石市 73.15 73.15 73.15 73.15 73.15 根河市 91.70 91.72 91.72 91.74 91.74 额尔古纳市 71.28 71.46 71.55 71.64 71.92 鄂伦春旗 78.90 79.30 80.38 80.39 76.27 表4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2011-2015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万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扎兰屯市 11376 11796 13097 6898 7567 阿尔山市 400 3900 1436 2000 3000 牙克石市 460 760 1318 1586 1676 根河市 2617 2696 9998 6057 4532 额尔古纳市 6540 9021 9435 7348 7550 鄂伦春旗 2350 2539 4759 4919 1857 六个地区中,阿尔山市的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其他地区保持稳定,变化浮动较小。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方面,从2011年-2015年,阿尔山市的投入增加幅度最大,2015年的投入金额是2011年的7.5倍。表5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2015年污染治理与空气质量情况 2015年 阿尔山市 扎兰屯市 牙克石市 根河市 额尔古纳市 鄂伦春旗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100.00 92.00 76.00 90.26 94.30 80.00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 365 363 363 365 359 362 根据2015年数据,森工类资源枯竭城市中阿尔山市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达100%,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高达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