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新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民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等现代信息手段,拓宽科学传播渠道,扩大科技培训覆盖面。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利用有线电视台开设科普栏目,推动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充分利用好中国智慧农民云、科普中国服务云等资源,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高效实用的科技信息,让更多的致富信息惠及广大农民。

4.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以农技协、合作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惠农服务站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自我发展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支持基层科普组织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科技推广服务和科普服务,引领农民科技致富。把科普能力提升纳入农技推广工作,利用乡镇农技站的技术资源和服务能力,支持农技协开展农技社会化服务。

5.深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女教授牵手农家女”活动,扩大牵手活动覆盖面,定期组织女教授深入到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全力把送知识、送技术工作做到位,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女农民队伍。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村经济局、财政局、卫生局,科协、总工会;配合部门:市发改局、经信局、民政局、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文广局、气象局、市供销联社,妇联、安监局、团市委等)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重点项目,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2.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城镇全体劳动者,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创业培训。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工作,大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

3.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大力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将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等作为主要内容,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组织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助力幸福新民建设。

4.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盛京工匠”、“最美工程师”、“最美青工”、“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安监局;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卫生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气象局,妇联、工商联、科协、团市委等)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规划,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印发〈沈阳市2013-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沈委发﹝2013﹞19)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培训规划时,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我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水平和科学治理能力。

2.创新学习渠道和载体,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纳入党校、行政干部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引导、帮助领导干部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多样化学习需求。创新公务员培训载体,增加公务员在线学习内容,提高公务员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水平。

3.在领导干部考核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将领导干部科学素质作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科学执政、科学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发挥年度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引导我市领导干部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4.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继续在党校、行政干部学院等开设科学思维与决策系列课程。充分利用“名家讲堂”、“辽海·沈阳讲坛”等开展科普专题讲座,扩大宣传教育。探索建立科普现场教学培训基地,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鼓励引导领导干部参与科普活动。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文广局、卫生局,市供销联社、科协、市委党校等)

(五)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继续教育、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把科学教育要求落实到各学段、各学科、各类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之中。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中,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提高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实施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专项培训,到2020年,实现对我市一线科学教师和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全覆盖。

2.进一步改进科技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加大科学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力度,提升教师科学素质与教学水平,增强科学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现有科技教育培训场所,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鼓励科普场馆、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科普大学等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科协;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统计局,市供销联社、团市委等)

(六)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1.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周”、“世界环境日”以及科技、文化、卫生、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燃气用电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2.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推动基层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拓展科普功能。建设科普中国社区e站,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深入推进社区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卫生健康、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各类科普活动。

3.促进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新格局。结合“幸福沈阳共同缔造”,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动员学校、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的科普大学学员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

(牵头部门:市文广局,科协;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卫生局、统计局,总工会、妇联、市供销联社、团市委等)

(七)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

1.创新科普工作模式。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科普行为模式、科普表达形式、科普服务模式、科普工作模式的转变。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新特点,积极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将科普信息化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

2.强化科普信息的落地应用和科普信息精准推送服务。推进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校园e站建设。加强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V视快递在我市的推送和宣传应用。着力提升科普类网站、手机客户端、科普微信平台的建设标准和运行质量。支持科协基层组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公共传播资源,开展科普信息化专项建设,倾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新平台,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

3.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借助广播电视、知名网站、移动通信、户外媒体,努力拓宽科学传播渠道,扩大科普受众面和传播效率。推动县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普遍开设科教栏目。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面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与方法。利用移动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新媒体宣传形式,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推动传统科普渠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推动各类报刊杂志开设科普专栏或增加科普专栏版面,大力推广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的融合模式,实现科普的跨媒体、跨终端传播。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科协;配合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统计局等)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工作。将科普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加快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加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联动,放大科普活动影响。充分利用线上科普信息,强化现有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

2.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形成较为合理的资源布局。推进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防震减灾、食品药品安全、卫生计生、气象、国防、民防、消防、安全生产、检验检疫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强化社区教育中心、青少年宫、三农博览园科普馆等科普教育功能。

3.创新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以三农博览园科普馆为实体,的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提高科普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牵头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改局、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环保局、文广局、旅游局、统计局、气象局,总工会、妇联、科协、团市委等)

(九)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1.落实科普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普资源的功能,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将科普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关优惠政策范围。

2.促进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依托科普机构、科研机构、产学研中心及相关企业等,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应用研究和研发推广。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探索科技创新和科普产业结合的有效机制。支持引导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科普场馆、科技企业从事科普产品研发与设计。整合科技类赛事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科普资源,切实提高科普产品质量。

3.培育科普产业市场。利用科普活动、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有利条件,发挥集成效应,通过竞赛、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搭建科普创客空间,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创新、创造、创业。鼓励与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互补发展,加大政府购买科普产品和服务的力度。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科协;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财政局、文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旅游局、统计局)

(十)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1.加强基层科普人才队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团体、社区科普大学等,培养基层科普人才。结合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学教学活动等完善社区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结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科普教育等,培养和造就企业各类实用科普人才。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适应青少年课外科普活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2.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社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作用,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深入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依托基层各类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气象信息员、中小学教师和科普志愿者等担任科普宣传员,实现乡村社区科普宣传员全覆盖。

3.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开展科普志愿者交流、培训、经验推广等工作。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各类科普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规范记录科普志愿者的服务信息,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组织科普志愿者参与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和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的展教活动,推进科普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协;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环保局、农经济局、文广局、卫生局、统计局、气象局,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的公民科学素质纲要建设工作。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高效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分解落实相关工作,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市科协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运行。

各乡镇街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推进。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完善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为全面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经费投入

1.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市、财政部门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安排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责,按照市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所需经费。

2.构建多元化的科普资金渠道。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通过众筹众创、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和个人资金支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强化监测评估

1.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科学客观反映我市市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情况,为方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健全分类指导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坚持分类指导,注重以点带面、以典型带一般,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整体推进。

(四)完善考核机制

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落实本方案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加强对科普经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各单位要大力宣传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根据有关规定,对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