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庄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全面落实重点民生

2014年,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庄河市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稳步推进简政放权、机构改革和政务公开,全面落实重点民生工程。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3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69元。

2014年,庄河市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要素集聚能力明显提升

港口建设全面推进。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8.56亿元、招商引资10多亿元用于庄河港的扩建。将军石作业区13个专用码头开工建设,航道、防波堤及码头后方陆域基本形成,王家、石城陆岛码头升级扩建。庄河港即将成为一个千万吨级的港口,成为国家级木材、水产品、再生资源及矿产等战略资源的进口口岸,成为东北地区重型装备、家具制品及冷链物流新的出海通道,标志着庄河将并肩于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盘锦,成为辽宁新兴的港口城市,成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建设新的交汇点。

丹大高铁及庄河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高铁动迁安置基本结束,预计明年9月建成通车,庄河将由此融入大连、丹东一小时经济圈,为要素快速流动和集聚创造了条件。积极争取铁路部门与省市支持,全面启动丹大高铁庄河交通枢纽南、北站场及城北商业物流区建设,积极推进庄岫铁路向庄河港及海城连接,进一步扩展庄河的经济腹地,黄渤海大物流通道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二)全力推进产业区功能提升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和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循环产业经济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被列为国务院东北振兴支持项目,正在全面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将成为庄河对外开放的政策高地和带动产业升级的国家级功能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已进驻企业38家,有18家企业投入运营,预计完成再生资源处理量10万吨,港口至园区进口直通关业务正式开展。新利钢铁熔铸及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大冶废铜贸易及精深加工项目签约落地。

新兴产业经济区集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区港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充分显现,成为庄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经济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完工。有15家企业开工建设、3家投产。家具制造、机械加工等一批存量企业搬迁入园、技改扩建,形成了转型升级的新格局。以中船重工海上风电装备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项目签约落地,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增长点。

海洋产业经济区产业定位进一步明晰。立足于庄河电厂可利用资源和东三镇引水工程,全力打造庄河水产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着力实现传统产业集聚升级。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大连海青水产深加工等7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5.5亿元。获得国家交通部LNG专业码头布局。

(三)积极抓好主城区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宜业宜居生态新城效应显现

新城区功能承载和产业集聚能力正在提升。南部新城区金港湾商务旅游渔港小镇、明珠湖康养文化休闲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及庄河治理、景观绿化同步推进。传媒文化中心、康养生态智慧城、勒芒赛车及游艇码头等项目正在洽谈。北部新城区门户经济及大学城产业集聚初步形成。辽宁理工学院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温泉度假、绿色建筑、汽车4S及物流商业等产业集群项目有效推进。规划先行、产业带动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初见成效。

市场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将军湖商业功能区加快建设。麒麟广场、红星美凯龙项目进展顺利。老城区新型商贸业态加快培育。新天地国际广场、北方家居城正式开业。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大郑新城农贸市场、青堆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相继启动。覆盖城乡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金融业创新发展,多家分支机构进驻我市,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域内全覆盖。全市各项存款余额408亿元,增长4.1%;各项贷款余额267.5亿元,增长6.1%,存贷比为66%。家政服务、广告传媒、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成效显著。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中环路南段隧道和向阳路北延工程完工,李大线道路完成阶段性施工。老城区市政设施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居民燃气、分散热源并网和供热管网改造等工程如期完工。老旧居民区、巷土路、暖房子和弃管楼维修等工程加快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化,食品追溯、安监应急、智慧城管、智慧旅游平台及水产品检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继完成。集中开展了综合执法和市容市貌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环境秩序有所改善。

(四)努力发展现代农业,“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实施粮食高产示范片创建、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千亩示范区创建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实现“九连丰”,预计总产量达到54万吨。新增设施农业大区11个、小区225个。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基本形成。创建精品特色果园19个,新建和升级改造标准化畜禽养殖场8个。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省农科院大连(庄河)分院已获省政府批准。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2个,2600户入社农民平均增收20%以上。开工建设大型农产品储藏库及加工项目10个。“三品一标”认证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渔业“三个四”工程扎实推进。水产品加工产业分别被省政府及商务部评为辽宁省出口示范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以4个示范镇为中心的各具特色、产业支撑的小城镇组团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实施了小城镇道路、污水处理、给排水、硬覆盖、绿化亮化、电网改造、供热站等工程。全面推进了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建农村公路330公里,受益群众6.3万人,屯通油路比例提高到7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农民生活保障得到加强。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受灾农民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80户,补贴标准提高到6.5万元。东三镇引水工程启动。大王家岛自来水工程实现全岛联网。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项,在大旱之年解决了8400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村扶贫开发项目扎实推进。

(五)创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庄河”成为靓丽名片

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成造林绿化15.2万亩、河流治理26条、小流域生态治理7.7万亩。全面开展了大规模涉库(河)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海域海岛海岸整治修复及海洋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功举办了“黑脸琵鹭保护交流与合作论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4.9%,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扎实推进,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试点运行。

旅游产业提质创新发展。全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高标准完成。天门山接待服务中心、玉泉河庄园改造等一批旅游项目完工投运。天门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冰峪景区游览人数创近年新高。乡村游、采摘游、漂流游、海岛游、农家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王家镇东滩村被授予“全国最美休闲村”称号。仙人洞镇马道口村获评“大连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庄河印花面塑灯”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铜奖。成功举办第16届中国国际啤酒节庄河大篷、首届庄河美食节等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百余万游客通过节庆活动认知庄河、走进庄河,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效益凸显。庄河旅游微信等智慧旅游平台成为推介宣传庄河新载体。

(六)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注册登记企业实现倍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2%。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超额完成。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待遇全部发放到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有效推进。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救急难”试点和社会救助、志愿者工作成效显著。荣膺“六星级”全国慈善百强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强化“米袋子”、“菜篮子”保障作用,民生必需品价格稳定。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校车校服工程全面实施,新建四高中投入使用,中小学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特色教育受到省市褒奖,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市中心医院喜迁新址,市中医院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核,实施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落实。食品检测、追溯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被国家确定为区域性检验监测中心试点单位。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启动。城乡“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农村“文化大院”成为基层社会管理重要载体,“庄河之夏”被省文化厅评为名牌项目,环英纳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公开赛被评为大连市精品体育赛事。广播电视工作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民族、宗教、红十字会、侨务、对台、人防、兵役、人才、气象、防震减灾、邮政、通讯、保险、双拥共建等项工作都取得可喜成绩。

依法治市和“六五”普法深入推进。进京访专项治理、信访积案化解和“大调解”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治安防控、反恐处突、打击邪教、校园安全、网络监管、舆情处置等工作取得实效,社会治安形势平稳趋好。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系列专项行动,有效处置“4·6”建筑塔吊倒塌等生产安全事故,有20个乡镇(街道)荣获“全国安全社区”称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七)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社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政府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扎实推进。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管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完成机关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上报工作。深化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承接省市下放事权,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目录,开展了部门单位事权摸底工作,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和市乡村屯四级便民代办体系全面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便捷提速。

用地用海及财政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加强用地保障和用海报批工作,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学习贯彻新《预算法》,完善财政预算编制,规范财政运行,严控财政支出,增强调控保障能力,核减基建投资3.4亿元,“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0%。拓宽融资渠道,融强投资二期18亿债券、黄海港务12亿债券成功发行。相关部门全年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性资金超过20亿元,极大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

政府依法行政、依规履职和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及权力运行公开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以教育实践和“工作落实年”两项活动为载体,深化“四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政协建言献策,办理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56件,政协委员提案178件。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新挑战,庄河市孙宏市长认为,庄河发展基本面趋稳向好的基础和趋势并没有改变,支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在作为“十二五”收官和为“十三五”奠基之年的2015年,庄河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统领发展,实施改革、创新活力驱动,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一城两带”开发开放,着力产业发展转型集聚,着力城市功能提质升级,着力实现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社会关切和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和环境价值,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加快打造北黄海地区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城市。牢牢把握大局,增强发展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遵循规律,乘势有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