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宜春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炎炎夏日,走进袁州医药工业园,只见各种工程机械在来回穿梭,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小微企业创业园,赫然矗立着一幢幢宽敞大气的标准厂房。这是我市通过创新工业地产用地保障的“有形之手”,破解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两难”局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聚焦“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资源保护的卫士,企业群众的保姆,改革创新的先锋”的工作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担当实干,全面释放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实现了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的“三保三赢”。

精准发力理思路 保障发展赢先机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耕地没有保护好是犯罪,发展没有保障好是无能,因土地违法影响经济发展是失职。因此,构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多快好省”新机制成为我市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抓手。

开辟用地保障“直通车”。市国土资源局打破原有的用地计划指标下达分配模式,提出项目用地“一急二快三确保”的保障思路,即急需用地项目,做到快报快用,确保项目真实、确保报批用地要素具备、确保用地程序到位。积极探索土地“差别化”供应机制,真正把每一亩用地指标都用在项目建设的“刀刃”上。近5年来,我市累计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余万亩,没有一个重点项目因为土地供应不及时而影响动工建设和开工投产。

重点突破,满盘皆活。在打开突破口的同时,我市着力打好“1+5”用地组合拳。通过一系列“实招”“真招”的精准发力,成功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的“瓶颈”难题。宜丰县通过实施低丘缓坡项目,吸引大宇医药、港华燃气等17家企业成功落地。江西百岁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饮用水项目总投资5个亿,占地300多亩,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解决社会劳动就业200多人,取得了用地效率和企业效益“双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过去,工业园区“项目等地,地等项目”是一道多年未解的难题。我市在节地发展上探索创新,积极开展工业地产试点,凡工业用地容积率达1.2的,直接使用市本级用地指标。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和引进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通过企业改建厂房,平房建楼房,楼房建多层,借“天”生地,“长”高厂房,减少用地。樟树市医药孵化园标准厂房全部在4层以上,容积率达到1.2以上,真正实现了产业集聚和用地集约。

开源节流谋出路 保护资源赢未来

发展就要占地,在确保全市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如何长远谋划耕地保护工作呢?

“先造地、后用地,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我市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全市组织开展“土地开发大会战”,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747个,新增耕地11.7万亩,土地开发项目数量和面积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上高县徐家渡镇泉港村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022亩,由村民联合承包种植西瓜等农作物,每亩平均增收2400元,整个项目区每年净增收入153万元。与此同时,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旱地改水田”工作,新增水田面积12565亩,实现耕地质量和数量“双提升”,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

我市积极探索耕地保护新路子,土地利用坚持“三少一多”,即“少征地、少占地、少占耕地,多造地”。能用荒地的,决不用耕地;能用劣地的,决不用好地,能原址挖潜,决不占增量土地,积极引导建设用地项目少占甚至不占耕地。2012年,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扩区建设中需要占用金园街道厚田村基本农田2000余亩。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想办法,经多方协商,最终修建一座千余米长的立交桥,跨过基本农田,成功保住了2000余亩“饭碗田”。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奉新县通过“腾笼换鸟”,对9家企业实行搬迁安置,腾出320亩地引进宝源彩纺,投产后每年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宜春经开区把原新佳坡工业园闲置和低效用地1200亩,成功嫁接给暴雪啤酒、日门建材、华洋鑫等12家企业,总投资25.18亿元,1年内建成并投产,投产后实现年税收1.274亿元,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由“闲”变“宝”,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利用效率,我市走出了一条占地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节约型的发展新路子。

在新增建设用地报批中,耕地占用比例由2012年的36.96%下降到2015年的33.7%,呈现了建设用地报批面积逐年增加,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良好态势。我市连续16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6%以上,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设区市”。

优质服务闯新路 保障权益赢民心

创新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创新成果是不是惠及广大群众。市国土资源局大力推进“一县一组”服务保障工程,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用地用矿难题,进一步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为避免工业园区企业“来回跑”,该局将土地登记下放到经开区分局,办证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平均提速73.17%,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市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四大转变”,实现所有行政审批效率提速50%。全面推行“点名”服务制度,服务对象可以自主选择现场点名或电话点名的方式,随意挑选工作人员为其服务。由于服务成效显著,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窗口连续1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便民服务红旗窗口”。

“群众利益就是最大利益。”面对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先天不足”,我市积极探索“脱险+脱贫”地灾移民搬迁新模式,使地灾移民真正实现了“移得出、住得稳、富得了”。靖安县罗湾乡在石境、官庄、桥下片分期建设生态移民新村,安置移民329户1780人,从源头上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据统计,2011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地灾移民集中安置点75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6267人,连续7年实现地灾防治“零伤亡”。

有付出就有回报,我市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实现了共兴共荣。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