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激发内生动力 促进自主增收

——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增收路径思考根据苏北五市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调查资料,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6.0%,是脱贫增收的主体。有效激发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的内生动力,关键要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通过“真扶贫、扶真贫”,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找准政策切入点,“量身定做”激励计划,有效地突破他们增收瓶颈;精准到户到人,切实用好扶贫资金,既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注重扶贫长效性,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自主脱贫增收。一、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的基本特征苏北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主要分布在“丰县湖西老区、涟沭结合部、泗洪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连云港石梁河库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6个重点片区和省定经济薄弱村中,这些地区大部分地理位置偏僻,土地相对贫瘠,不少交通仍比较落后,农田水利配套不齐,农业产出率偏低,形成区域性贫困。这类群体家庭成员中多有因灾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或长期卧床者,家庭的羁绊多数难以外出就业,增收路径缺乏。他们普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文化技能“两低”,就业增收“两窄”1.文化程度低,小学与初中文化占多数。监测数据显示,劳动力中文盲占14.5%,小学及初中文化占78.6%,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6.9%。2、劳动技能低,接受技能培训比重低。16-59岁劳动力占比74.0%,60岁及以上占比26.0%,平均年龄为47.4岁。劳动力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较少,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占比为22.8%,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仅为11.3%。3.就业面狭窄,多以农业自营和打零工为主。从就业状况看,农业自营比重高,占从业人员62.5%,其次为在二三产业中的其他雇员,占从业人员31.2%。分行业看,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收入相对较低的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占64.2%,建筑业占11.9%,制造业占9.5%,而在收入相对较高行业中就业比重明显偏低,例如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等占比微乎其微。4.增收渠道窄,工资收入及一产经营收入占主导。2016年农村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分别为1998元、1882元,两者占比超过七成,分别为37.0%和34.8%。工资收入稳定性差,工资性收入中按月发放工资1056元,同比减少5.8%,而不按月发放的打零工收入则为818元,同比增长41.5%。在经营净收入中,一产经营净收入占主体,达96.8%,二三产经营净收入分别只占0.5%和2.8%。(二)家庭状况“三缺”,医疗、教育支出“两高”1.缺资金,财产净收入微乎其微。监测数据显示,有45.8%的户认为缺乏资金是当年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占第一位。财产性收入是低收入农户家庭收入最大的一块短板,财产净收入绝对值仅为107元,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仅为2.0%,其中利息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2.缺生产资源,持续增收存在困难。这些家庭生产经营资源匮乏,户均耕地面积仅4.2亩,户均农业固定资产原值仅2010元,从事非农自营的仅占全体户数5.6%,户均非农固定资产价值仅87.7元。3.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15.2%的户认为缺少劳动力是家庭当年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高达1.69人,明显高于苏北平均水平1.53人(注:此数据为2015年数据),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超过一成的劳动力没有就业。4.医疗、教育支出占比较高,负担沉重。监测资料显示:2016年当年家庭重大支出事项中,大病医疗和子女上大学列前两位,分别占57.5%和15.8%,合计接近四分之三。其中14.3%的家庭中有人患大病,8.5%的家庭中有人残疾,平均每户就有0.64人健康状况为不健康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医疗护理负担较为沉重。平均每两户就要供养一个在校学生,教育负担较大。监测资料显示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890元,其中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达18.3%,列八大类消费第二位,仅次于食品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497元,占10.2%。(三)集体“依托难”, 转移“缺引导”1.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集体经济匮乏,不少无土地、无集体资产。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低收入农户无法依靠村级集体发展生产脱贫增收,缺乏持续稳定创收项目,村级经济仅靠帮扶资金很难达到18万集体经济年收入目标。2.外出打工“缺引导”。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外出务工多数以自发性为主,据资料显示:自发加亲友介绍占95.5%,通过政府及相关组织外出务工仅占2.7%;主要是就近打工。其中:在本乡镇内占75.6%,在乡镇外务工只占24.4%。区际间流动不强,尽管外出从业平均收入明显高于在本乡镇内从业的平均收入近两倍,但照顾老人、病人、小孩等家庭事务的羁绊,加之没门路、缺引导难以成行。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从业地点的分布情况 从业地区 乡内 乡外县内 县外省内 省外国内 比重% 75.6 7.0 13.7 3.7 二、农村有劳动力困难群体的“期盼”监测数据显示,现阶段直接接受过扶贫项目的农村有劳动力困难家庭仅占16.8%。这类群体对扶贫项目诉求较为突出,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扶贫帮扶是:种植业、医疗救助、技能培训,占比分别为29.3%、24.9%、12.7%。(一)期盼合适的产业项目落地发展产业是提高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产业项目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及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增收具有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现阶段“村级项目落实难,困难群体对接难”的状况,这类群体迫切期盼扶贫产业项目能早日在家门口落地,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期盼有效的保障措施兜底农村困难群体抗风险能力弱,难以自身解决来自家庭成员生重大病、老人照料、子女上学等各种家庭羁绊,没有外力的扶持,脱贫增收难上之难。响水张集的大圩村一户人家,家中4口人,户主患病无法劳作,土地交给别人耕种,两个小孩都在上学,虽然免除了学杂费,但两个小孩上学的生活费和家庭支出依然难以支撑,靠妻子在外打工取得收入只维持家庭基本生计。不少这样的家庭迫切需要低保、医疗、教育补助等同步实施。(三)期盼就业技能的提升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最希望在特色农产品种植方面与养殖的技能上得到业务培训。目前各个经济薄弱村都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而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是关键,他们希望培训到村里,技术指导到田头,让他们有能力脱贫增收。三、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自主增收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增收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补齐此短板,需要“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相结合,既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祛除“等、靠、要”;在产业发展大格局中,针对农村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主要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授之以渔”培训其技能,提升其人力资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示范引领,能人对接“帮带”,培养经营理念,促进其就业、创业;及时实施各项救助,“授之以鱼”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轻装上阵,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注重产业引领,多种途径促进项目与其对接1.统筹产业项目布局,精准确定特色产业项目。县级做好统筹规划本县特色产业布局;乡镇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既要符合当地特色农业总体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要考虑规模效应,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好特色产业的布局,搭建好特色产业项目发展平台;指导村级集体选定适宜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与规模,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吸纳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就近、就地、就业。2.依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实现产业项目与困难群体有效对接。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基地+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合作社+企业+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等合作模式,以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订单帮扶等多种方式,探索“建档立卡户直补扶贫资金”作为股金,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低收入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困难群体劳动力就业,带动他们增收。如:沭阳县张圩乡东营村由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由专业大户领种大棚蔬菜,21户低收入农户承包免租1年,同时提供技术指导,42个低收入人员入棚打工,日收入平均50-60元,平均每户年收入可增加1-2万元。3.加强产业扶贫资金整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有效性。统筹整合扶贫资金、涉农资金及社会帮扶等资金,完善扶贫领域资金管理流程与方式,少层层配套,多规范督查,既要明确资金分配原则,更要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优先投入经济薄弱地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配套急需的项目,解决产业扶贫基础性问题;扶贫产业项目一经选定后,资金要按项目进展精准“滴灌”。加强资金定期督查,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产业扶贫项目与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精准对接。(二)精准落实培训,多种手段提升其发展能力1.持续推广农技培训。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项目,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能手,通过“传、帮、带”的对接农村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体,开展特色产业日常管理与技术指导与培训。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按种植、养殖时节、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对经济薄弱村特别是农村困难群体劳动力,农科专家、农技指导员要定期培训到村,指导到田头、到户头,提高其生产技能。如: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大圩村建11个大棚,利用返乡农民带回羊肚菌栽培技术,指导本村22家低收入户,栽培羊肚菌,羊肚菌每斤(干菌)市场价达150元,平均每户年收入增收1万元以上。2.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依托本地传统产业特点以及资源优势,本着“实地、实用、实效”原则,开展靶向职业培训,有针对性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培训做到与企业联合、就业创业相结合,让每个困难群体有劳动能力的人,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如:丰县电动车产业用工需求量大,重点引导困难群体劳动力接受电工、焊工等工种培训,掌握技能就业后,月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以上,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3.积极拓展创业培训。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家庭成员参加,有针对性地拓展创业培训和实训,以培育懂技术、会经营、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为他们免费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服务,帮扶提升其发展能力,让他们发挥更大的脱贫示范带动作用。(三)强化保障与救助,多种举措减轻其家庭负担1.落实政策保障措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管理,设置村级公益性服务岗位,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实现照顾家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两不误;当地各类企业为所招用困难群体劳动力缴纳的社保费用应给予全额补贴,有力减轻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劳动力就近就业。2.完善资产收益帮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适时实施扶贫资金直接投入长期收益项目,以资产(或资金)折股量化,优先安排有劳动力困难家庭参与收益分配(或入股分红)。规范实施流程,切实做好投资项目选择(如:高效设施农业、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设备、光伏产业、旅游观光等成熟项目),资产确权以及资产收益分配工作,确保扶贫资金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利用扶贫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物业管理等服务业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增值,带动困难群体增收。3.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对因病因灾等造成“支出型”有劳动能力困难家庭要优先提供医疗救助,酌情提高二次报销比例,有效减轻他们“支出型”贫困的程度;对有劳动能力困难家庭的子女教育,要优先提供教育资助,在免学费的同时,要优先给予生活补助,杜绝因生计问题产生的辍学,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及早救助的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实施力度,逐步提高临时救助标准,重点帮助有劳动能力困难家庭及时解决“突发性”、“急难性”等特殊困难,避免生活陷入深度贫困以及家庭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