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以生态特色为引领 实现农业升级新跨越

  近年来,宿迁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始终坚持做大、做强优质产业,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巩固;始终坚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始终坚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创新。“生态特色”正逐步成为引领宿迁农业发展的“关键词”。

  一、宿迁农业已经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宿迁农业不断放大生态优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以“生态特色”为主要标志的宿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正逐步形成。

  (一)产业基础不断巩固。

  总量基础——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4亿元、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7%和4.58%。

  设施基础——全市累计建成设施农业面积132.9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20.53%;累计建成设施渔业面积22.55万亩,占可养殖水面的25.68%;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8个,总面积26.2万亩;累计创建永久性蔬菜基地8个,已建成面积5.49万亩。

  经营基础——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5家;家庭农场达4695家,居全省首位。

  (二)特色产业崭露头角。全市农业产业在优化集聚中不断提升,形成了绿色稻米、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优质畜禽、杨树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

  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2014年全市粮食实现单产452.6公斤、总产41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7%、9.92%。其中,小麦实现单产386公斤、总产161.2万吨,创历史新高,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蔬菜瓜果——蔬菜、食用菌、瓜果年总产达610万吨,其中,食用菌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

  规模畜禽——全市年出栏肉鸡1.8亿羽,排名全省第2位;存栏奶牛3.6万头,排名全省第2位;年出栏生猪532万头,排名全省第3位,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66%,位居全省首位。

  优质水产——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09.72万亩,年产量超26万吨,淡水养殖规模位列全省第三,河蟹出口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

  花卉苗木——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达47.5万亩,居全省首位。

  杨树——全市共有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00万立方米,杨树总株数达2亿株,均居全省首位。

  (三)特色板块初具雏形。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促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核心区域聚集,已发展形成沭阳县花木、水禽,泗阳县食用菌、生猪,泗洪县水产、奶牛,宿豫区肉鸡,宿城区蔬菜等区域特色板块。

  沭阳县花木产业:全县花木种植总面积达42万亩,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位,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大关。建设享誉海内外的沭阳花木大世界、沭阳国际花木城等花木市场。全县常年利用网络营销花木人员达3万多人,是全国花木网络营销的强县之一。

  泗阳县食用菌产业: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245省道沿线,拥有工厂化食用菌企业12家,日产鲜菇220吨,被评为全国20个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之一。

  泗洪县水产业:全县渔业拥有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水集团,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1个,精品园2个。全县河蟹养殖面积26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98%,建成万亩河蟹出口示范基地2个,9家企业拥有自主出口权,其中3家企业获得河蟹输台资质,预计2014年河蟹出口达1500万美元,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

  宿豫区肉鸡产业:全区肉鸡年出栏量达1亿羽,荣获全省同类优势特色产业第一名,成为全省唯一肉鸡产业基地。该区已建成集“种禽养殖—苗禽孵化—饲料生产—肉禽养殖—肉禽分割—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产业化链条,带动6万多人从事肉鸡养殖、加工及物流配送,实现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以上。

  宿城区蔬菜产业: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5.8万亩,年产量56.2万吨,规划建设1个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拥有江苏绿港、天健食用菌等知名蔬菜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