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大冶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五色经济

  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是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三千多年前,华夏祖先在这里采炼青铜,创造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金湖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境内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业较为发达。

  近年来,金湖街办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注重生态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绿、金、黑、白、紫“五色”经济,一座五彩斑斓的生态新城正在铜都大地崛起。

  抓好生态建设 发展绿色经济

  2月15日下午,黄石市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带队深入大冶市金湖生态园建设工地调研,实地了解建设情况。随后,李修武在金湖街办召开金湖生态园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金湖生态园在2018年9月下旬开园迎客。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金湖街办积极行动,成立5个工作组、6个职能组和8个专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街办党委书记胡国红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在劲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加快金湖生态园吴公旦片的“绿湖公园”、石头咀矿坑片的“绿岛公园”及马四路片的“美丽乡村”建设,将金湖生态园打造成全国生态修复的示范区,成传世之作。

  为还原生态绿色,金湖街办把生态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断臂求生,摒弃灰色,拒绝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扎实开展生态整治、修复、升级三大工程,先后依法取缔“五小企业”近400家,关停高耗能露天矿山企业10余家,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3000余亩,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2016年,该街办全面开展环保大督查大整改活动,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投诉、重点问题等五个方面,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对辖区内192家企业开展拉网式全面大排查、大整改,不留盲区、不留尾巴,以霹雳手段、雷霆之力,对30余家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养殖场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努力营造一个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的生活环境。

  抓好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金湖生态园建成后,将展现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有小桥流水的界牌港,有清澈荡漾的水上乐园,有白色圣洁的樱花林,有火红奔放的红枫林,有黄色高贵的银杏林,有鲜红热恋的山楂林,有粉色典雅的茶花林……生态园将与上冯“九古奇村”和鹿耳山、龙角山、黄坪山“三山森林公园”连成一片,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区,能有效带动旅游产业,实现生态富民,周边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增收致富,生态旅游业将成为金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建设青铜小镇 培育金色经济

  金湖街办作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2016年以来,该街办以铜绿山大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着手申报打造省级特色小镇——青铜小镇,擦亮金湖的“金”字品牌。

  金湖青铜小镇,规划面积为6.91平方公里,建设主题为青铜文化主题公园,涉及周边2个村,0.6万居民。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将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主要载体的青铜小镇打造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矿山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推动大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中国青铜器收藏、展示和制造交易中心。

  据大冶市观赏石协会会长、金马矿物博物馆馆长陈杰军介绍,金湖籍从事矿物宝石收藏和交易的专业人士有100多人,过去大多是单兵作战,各自为营。青铜小镇的建设,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宣传、展示平台,通过以青铜小镇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构建一个布局科学合理、门类新颖齐全、内容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城”构架,打造一个具有大冶青铜文化特色的产业集群,他们将借助这个平台,将藏品推向世界,展示大冶青铜文化的特有魅力。

  目前,青铜小镇规划审计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在积极申报湖北省特色小镇。胡国红说,金湖街办将通过建设青铜小镇,全力做好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宣传、包装和开发工作,充分挖掘青铜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引导辖区内观赏石、珠宝、旅游工艺品等企业实现规模化抱团发展,擦亮青铜文化金字品牌,推动青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青铜文化产业培育成金湖永不枯竭的“金”色经济。

  深化转型发展 擦亮黑色经济

  金湖街办是传统工业强镇,辖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其中省级以上规模企业4家,主要以钢铁、建材、制造业为主,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无缝钢管、水泥等,年工业总产值近百亿元。

  “金湖经济要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持。”胡国红表示,“要大力支持辖区内传统产业搞好扩能技改,推动新冶特钢、华鑫钢铁、成美建材等企业盘活存量,转型发展,发挥现有企业最大经济效益。”

  传统产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再次焕发新活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15年1月,华鑫钢铁全面启动扩能技改项目建设,两年来,先后投入技改资金8亿元,建设包括高速线材生产线、连轧连铸生产线、自动化仓储库等七大子项目。金湖街办全力给予支持配合,帮助新征土地100亩,协助办理各种证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华鑫钢铁增加产值8亿元,利税达千万元。

  “要推动传统钢铁、建材产业实现升级转型发展,擦亮‘黑’色经济。”在金湖街办2017年经济(农村)工作会议上,胡国红指出,“今年,要全力推进新冶特钢二期项目建设,协助解决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项目早日达产。”

  据了解,新冶特钢二期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用地560余亩,厂房及附属建筑总面积为8万平方米。作为扩能技改项目,建成后能年产优钢棒材100万吨和无缝钢管60万吨,产值将达60-80亿元,利税将达6-8亿元,建成达产将为金湖经济腾飞做出新贡献。

  发展新兴产业 做强白色经济

  作为大冶“4+1+2”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大冶市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园是金湖“十三五”期间经济建设的“发动机”。

  大冶市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计划用地1000亩,生产经营范围为非金属矿的开采、加工、销售。

  金湖辖区内石灰石、方解石储量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总储量超过1亿吨。如何做强“白”色经济,变卖石头为卖产品,一直是金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要把推进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园建设作为金湖‘十三五’期间要务之要务、中心之中心,重点之重点来抓。”该街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江文焱指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加快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措施,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要围绕非金属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招商引资”变“选商引智”,力争再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大项目、好项目。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中珂石材、明龙人造石材、三星水性涂料、福泽新型建筑材料4个项目全部入驻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园并开工建设,中珂石材项目已于2017年元旦投产,其他3个项目今年内将全部建成投产,另外还有3个项目在跟踪洽谈之中。

  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园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天然及人造大理石板材500万方,各类方解石粉料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1.6亿元,将成为带动金湖乃至大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推进三产融合 壮大紫色经济

  金湖街办平原村是大冶有名的葡萄种植村,第一块葡萄基地建立至今,已经20多年了,如今,在平原村,葡萄种植户已发展至30余家,种植面积300余亩,在刘金公路沿线,一家一家的葡萄园连成一片,夏收之季,前来采摘的人流络绎不绝。

  “葡萄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命根子,要充分利用当地葡萄资源,更好地念好这门致富经,做大做强‘紫’色经济。”江文焱说,“农产品只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效益就会大大提升,而且技术含量越高,产品品质越好,加工深度越深,产值就越高,效益就越好。”

  葡萄酒色泽晶莹,香甜可口,酒香醉人……平原村左自元今年又流转土地60余亩,搞新品种葡萄大棚种植,他家的葡萄种植面积近100亩,不但售卖新鲜葡萄,而且还酿酒。左自元说:“1斤新鲜葡萄可以生产0.7斤葡萄酒,现在每斤葡萄酒卖18—20元,扣除酿酒成本,经济效益比卖鲜葡萄强多了。”

  为壮大发展“紫”色经济,提高葡萄的附加值。今年,金湖街办将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引导种植户按“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搞规模化种植,走深加工的路子,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支持种植大户建设葡萄庄园,与姜桥古街、幸福农庄建设相结合,发展民俗乡村游和葡萄采摘业,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和水果采摘精品路线,形成自己的品牌,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五色经济,打造多彩金湖。金湖人正秉承着“熔旧铸新、敢为人先”的青铜精神,以奋勇拼搏、创新超越之姿大步向前,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创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