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推动鹤岗经济发展

  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推动鹤岗经济快速发展,依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必须狠抓工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而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必须强化园区的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形成相对独立完整、具有充分活力、对地方经济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产业群。因此鹤岗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用园区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一、鹤岗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

  鹤岗产业园区建设相对于我省其他地市起步较晚,园区始建于2005年,以向阳区五阳工业园区建设为起点,以鹤南新型工业城规划建设为标志,经历了产业园区起步和向现代产业园区迈进两个阶段,实现了产业布局由城内向城外发展,由分散向集约发展,再由以小为主向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鹤岗市工业示范基地(鹤南新型工业城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被省财政厅确定为省财源建设示范区;2011年煤电化产业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3家省市联手打造“ 省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省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南山区产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再就业产业聚集区。目前,鹤岗共有市、区级园区22个,总规划面积13000公顷,使用面积3500公顷,入驻项目256个。其中:市级产业园区10个,入驻项目99个;区级园区共有12个,东山区3个,南山区1个,兴安区1个,向阳区2个,工农区3个,兴山区2个。园区在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税收、安置就业、带动鹤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园区规划滞后。园区的规划应该随着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我市从2005年园区建设开始,到2008年才出台原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鹤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制定发布了《鹤岗市工业园区管理办法》,期间从没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没对产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也从未做过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直到2013年12月,在全市新一轮产业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才新出台了《关于加快鹤岗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园区发展、管理体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重新规划、重新产业定位。目前,开发区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长远的、科学的发展规划,“边规划边建设 、规划跟着项目走”的情况依然存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受财政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等多种因素制约,园区内的管网铺设以及道路、运输、绿化和亮化工程的发展都相对滞后。目前只能达到“路能进、电能通、电话能打、有水用”的最低要求,能够承载大项目落户的基础配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主体的财力既决定直接投资能力,也决定融资能力。区级财力有限,个别区仅能维持基本开支,很难拿出资金进行园区建设,致使我市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3、园区发展落后。主要表现为:规模小。除鹤南新型工业城外,规模都不大。按土地使用面积,区级园区除南山再就业产业聚集区外,均为100公顷以下。由于各区都有产业园区,除南山区外,基本都是2个及2个以上,分布不集中,特别是工农和向阳区,由于地处市中心地带,没有土地,只能哪有地到哪建,导致园区建设非常分散。由于各区都有产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为了竞争,各有一套自己的优惠政策,他们互抢客户、互相的恶性竞争,使得园区建设脱离了原有的招商目的,无限制的优惠使得招来的企业并不能真正给我市经济带来效益。

  4、布局不合理。各园区实际入驻产业过于庞杂。入区的企业中,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利税的龙头带动企业少,煤炭、石墨、粮食等粗加工传统产业还占相当大比重,并且多为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煤电化产业园大多是一些洗煤企业,所用工艺也较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鹤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虽说是高新技术产业园,但目前仅有几家制药企业还算是高新技术,其他企业都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因此,鹤岗的园区产业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方面动力明显不足,制约园区的规模效应的发挥,更难以发挥带动效应。

  5、建设发展瓶颈问题多。土地瓶颈,建设用地报批困难,报得多、批得少,紧张的用地指标与项目用地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如兴安区鹤南新型工业城规划面积20000公顷,其中15000公顷不经调整规划为不可利用土地,靠兴安区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资金瓶颈,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制约了园区的后续发展,如兴安区2013年公共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仅是个“吃饭财政”,即使都拿出来,对于20多亿元的鹤南新型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杯水车薪”。环保瓶颈,由于受环保指标的限制,新上项目的审批也很困难,成为园区项目建设进展的又一大制约因素。

  二、加快我市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我市发展形势来看,煤电化产业园区2014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从2011年起,鹤岗市启动了五年“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以现代煤化工、石墨深加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加工、节能环保、林木加工、生态旅游、文化和高新技术“十大产业”为发展方向,持续开展“项目产业建设年”活动,同时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托,所以,目前我市园区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园区发展。规划是发展的方向、前提和基础,抓规划就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务实之举、根本之举。只有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加快园区的发展壮大。因此,结合我市园区发展目前的情况,应坚持“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把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加快推进以市级产业园区为主体,区级产业园区为补充的产业园区体系的规划工作,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鹤南新型工业城,应将它由区级园区变为市级园区,把建设权、管理权上收,集中全市力量建设。并可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优先启动煤化工、石墨深加工和绿色食品等三个园区规划建设。其他各园区根据各自特色也要进行规划,加强前瞻研究,推进规划到位,以规划为蓝本指导园区建设。

  2、多渠道筹措园区发展所需资金。发展产业园区,必须解决资金短缺的矛盾,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先期基础投入,降低入园项目的建设成本,园区才会顺利发展。鹤南新型工业园区之所以建设慢,主要是受资金投入问题制约。因此,应多渠道筹措园区发展所需资金。一是建立投资融公司。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园区土地、厂房等资产和设施抵押融资、入股等建设模式,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充分利用园区有利条件,加强向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更大投入;三是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各类财政资金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投入。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的关系,鼓励、引导和争取金融机构对园区及项目建设的大力支持,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经营园区,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融资难问题。

  3、结合实际提高园区产业集聚水平。按照我市目前园区现状,对于市级园区,应按照“以项目促招商、以项目带产业”思路,谋划一批支撑园区发展、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质量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园区建设,增强园区的发展后劲。如鹤南新型工业城可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启动煤化工、石墨深加工和绿色食品等三个园区规划建设,着力发展与之配套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进行招商,着力引进处于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的龙头大项目,做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集群,以此带动鹤岗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对于区级园区来看,产业特色发展与总体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应当尊重现实,根据发展空间对区级产业园区进行定位。即将区级产业园区总体定位为中小企业园区,主要承载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项目。鹤岗目前中小企业均占绝大多数,对安置就业、增加税收、服务社会均起重要作用。即使我市的市级园区建成,也会有大批中小型项目不能进入。所以,必须考虑中小项目发展空间问题。只有根据不同特点进行项目摆放,才能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鹤岗市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遇与因素,加快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鹤岗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