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蒋泓峰:展望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发展

“第二届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大会暨演示、对接与培训会”即将召开,这是秸秆产业的盛事,必将对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发展起到高效推动作用。笔者多年从事秸秆产业化研究,现从均衡管理角度上展望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发展。

2016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两次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黑龙江省以580个火点数位列第一,占此次监测到全国火点总数的76.7%,远超第二名山西省的66个火点数。当年11月6日环保部会议上的结论指出,黑龙江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主要是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二者在空气污染物中占比率分别高达35—40%、20—30%。

秸秆在中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性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治理、粮食安全、土壤保护、农业效益、新能源开发及“三农”事业等领域,实现秸秆产业化,将对我国农业与粮食生产、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秸秆综合利用表象上是收运储的问题,实际上是秸秆的附加值问题,而附加值的背后就是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问题。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佳木斯市泉林生态调研时强调,秸秆综合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省市要给予大力支持。2017年伊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在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了众多秸秆产业化企业,举办了多次调研和组织活动。不久前出台的《黑龙江省加强农村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确保今年60个县市区示范村能配置优质秸秆成型设备与燃炉和相关收储运设备,奠定全省生物质能源利用基础。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黑龙江省秸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牧林大省,发展秸秆产业具有天然优势

“肥沃的黑土地,祖国的粮仓。”黑龙江省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国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89%,居全国第六位。基本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现有耕地面积14268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6%,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黑龙江农业耕地面积、林业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国土面积全国第六,人口数量、水资源、矿产资源位于全国中等位置。原本应该是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省份,缘何却成了环境“重污染”的省份?尤其是比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内蒙等地区还严重,这是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会长、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联盟理事长傅广天

当前,全国秸秆总产量约8亿吨,黑龙江省产量为8000万吨,占比近10%,如此大的比重,用好了是资源,用不好就是大问题。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捡回另一半农业》作者尹成杰提出:农作物是重要的太阳能的转换器,农作物把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能量即果实和粮食,同时也把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秸秆能量。实现秸秆产业化必将成为我国新兴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作物种植的果实成果及其秸秆成果,必将成为农业种植业利用太阳能形成的两大并驾齐驱的成果。

当前,黑龙江省秸秆尚处于综合利用阶段,主要是还田、饲料、发电、沼气、栽培食用菌五个方面,没有形成秸秆自身产业化,也就是说秸秆一直充当配角,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而充当还田、饲料等配角的数量有限,发挥的作用也有限,甚至出现负面效应,所以导致农民为了生存、生产而大面积焚烧现象屡禁不绝。

政策的均衡制定与管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哈尔滨市政府多年前就禁止冬季锅炉烧劣质煤,但企业为了生存或发展还是烧了,成了雾霾帮凶。农民烧秸秆就罚款甚至拘留,没有信息显示哈尔滨的个别企业法人因为烧劣质煤被罚款或拘留。

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国家在很抓粮食生产同时,忽视了支撑粮食生产的秸秆的存在,也是造成今天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时,其经营范围为粮食、棉花、油料、猪肉、食糖、化肥等,没有把秸秆产业列入管理和扶持内容,其实秸秆应该是农副产品的一个品种,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并列中国农业五大产业。

秸秆还田是秸秆主要出路之一,但应该是过腹或熟化、腐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其实是被动还田,在解决秸秆出路的同时,造成了种子浪费、肥料浪费及增加了病虫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粮农的经济效益。秸秆发电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动处理,由于秸秆的收、运、储及燃烧值等问题,目前全国各地的相当部分秸秆发电厂都没有按原设计标准生产,消耗秸秆的数量有限,甚至个别秸秆发电厂“挂羊头卖狗肉”,依旧在烧煤及其它燃料。

秸秆肥料、饲料、沼气、基料、建材是发展方向,也是实现秸秆产业化的基本路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对全省秸秆及其它生物质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同时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并增加新的产业,形成立体发展的秸秆产业化局面。

从政府层面讲,对秸秆的定位很重要,秸秆到底是综合利用还是产业化?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是加工增值,但综合利用是被动的概念,产业化是主动的概念,这反映出二者在决策者心中的地位,及享受政策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

哈尔滨市年粮食总产量320亿斤,三大主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1920万吨,折合标煤824万吨,其中每年有近1344万吨秸秆资源被废弃、焚烧,如将其开发利用为固化燃料或发电,相当于新建11个年产50万吨的中型煤矿,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煤矿”,如果这条产业得以实施,再配以其它管理手段,那么哈尔滨的雾霾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

黑龙江省年产秸秆8000万吨,如果加上林下物、野生禾木等生物质,预计将达到1亿吨,如果实现产业化,按可实现产值千亿,这一数字本身就值得深度探讨和重点关注。

扶持重点产业化企业,推动秸秆产业跨越发展

黑龙江省资源禀赋优越,工业基础厚重,秸秆产量大、密度高、集中连片、便于收储,但利用方式较落后,弃置、焚烧等浪费严重,秸秆的利用率很低,附加值不高。通过实施秸秆产业化,后发优势显著,应该像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林业生产一样成为全国的标杆。

1.放眼未来,出台复合叠加产业政策,促进秸秆产业化发展

秸秆产业是一个大产业,黑龙省党政决策者应该从战略层面有高度认识,像当年抓国企改革、粮食生产、工业生产一样重视,统筹规划,出台复合叠加的产业与资金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秸秆产业良性发展。

秸秆当前是弱势产业,但也是机会产业,3—5年后会成为强势产业。黑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秸秆产业进行全面、立体、系统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布局规划、产品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资金投入规划及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所占比重份额规划等,从战略高度上将秸秆产业纳入主导产业。

当然,当秸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入良性循环时,政府也要逐渐从台前转到幕后,以市场化机制推动秸秆产业发展。

2月15日,由哈尔滨新区经济发展局、黑龙江经济报社、黑龙江秸秆产业化联盟、哈尔滨新区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器等机构联合扶持的黑龙江省绿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秸秆炭化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政府、园区、社团及媒体联合打造秸秆炭化项目和秸秆产业发展集群,共同开拓市场,助力黑龙江省秸秆循环经济产业跨越发展。

2.强化宣传与培训引导工作,传播秸秆文化

充分运用政府在宣传媒介与人员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并引领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全面开展秸秆产业化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电视栏目、专刊专题宣传,举办各种培训与论坛,让全省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秸秆是放错位置的宝藏,认识到秸秆产业化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发展建言献策,传播秸秆文化,积极参与秸秆产业化事业。

“无秸秆无世界”,秸秆是伴随自然界与人类发展史而形成的,秸秆源于自然,根植田园,与生俱来就是绿色、低碳、环保的。从秸秆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可贵的精神品质,它厚重内敛、忠贞无私、谦卑包容、奉献担当、开放多能,是值得挖掘的文化瑰宝,应该给予广泛传播,以文化促进产业发展。

48岁的黑龙江青冈县农民赵贵荣祖辈几代都从事玉米秸秆加工,用秸秆编制蝈蝈笼、帘子、筐等生活娱乐用品及制作秸秆画,包括仿国画、漫画、剪纸、书法等形式,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故事,各种工艺品及秸秆画惟妙惟肖,深受百姓喜爱。目前赵贵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筹备秸秆文化产业化。

3.扶持重点产业化企业,以样板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企业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主体力量,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创造更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企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放开手脚去创造更多财富。在所有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也是非常浓厚的。

对于黑龙江省而言,企业同样应该是实现秸秆产业化的中坚力量。要在全面甄选省内重点秸秆产业企业的基础上,面向海内外进行招商引资,给予更加有力的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进入资本市场,以样板的力量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

环保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再反哺社会的例子,并不罕见。以清华大学为主导的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000826),主要致力于废物资源化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多个市县投入了污水、垃圾与秸秆一体化发电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代码300072)近几年深度参与秸秆产业化事业,并与黑龙江农垦等机构合作积极探索秸秆炭化及循环农业方面的发展出路,在企业与政府合作领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由黑龙江建业集团与丹合资成立的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年加工处理秸秆120万吨,即以秸秆为原料,经过收集锤击浸酸压粒、烯酸气爆、酶水解、5c和6c糖共发酵、蒸馏、脱水,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成糖,蒸馏后制成生物质纤维素乙醇及5种副产品。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经省、国家高级专家组评审,该高新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性,保障收运储及初级加工

农业合作社模式在推动秸秆产业化进程中,可以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要充分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以经济和市场化手段,促使合作社成为秸秆产业化的第一车间,这样即提高了农民及专业合作社的收入,也降低了企业的投入和风险。

黑龙江联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积极探索秸秆有机肥、秸秆沼气、秸秆饲料等方面与种养殖有机结合的道路,取得一定成果。黑龙江一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以秸秆酿酒、秸秆饲料、秸秆成型燃料等技术与产品为主导,并与林下经济及种养殖协同发展,服务于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目前已在延寿、木兰等地建立了百余家作坊和工厂,深得百姓喜爱,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5.加大科研管理与投入力度,为秸秆产业保驾护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应该看到,经济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而秸秆产业具有周期性长及前期投入较高的特点。这就需要政府及科研院校从战略上考虑投入产出比,注重长远效益、社会效益、跨界效益等。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大学在秸秆产业研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种优势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

牡丹江金达化工有限公司创始人任宝贵先生,投资近千万,历时30多年研发的秸秆水稻育秧盘,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做原料,可有效解决水稻育秧取土难、成本高、品质差、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水稻产量3—5%,形成循环农业良性发展。在国家现代农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下,金达农化正在投资兴建的“稻泽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于11月初投产,是中国最大的水稻育秧盘生产企业,将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集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有机肥、稻米及环保一体化产业的主力军和标杆企业。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高达7000万亩,这里蕴含巨大的秸秆产业化及水稻生产产业链的巨大商机,黑龙江省各界应该对这类企业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扶持,这是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功勋产业。

由哈尔滨蓝天建设集团开发的建筑稻草板,100%的使用稻草做原料,利用高强度挤压技术一次成型,具有保温性能高、成本低廉、抗震性能强、施工快捷等特点,适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的建设工程,市场前景广阔,可消耗大量的稻草,应成为秸秆产业化的主力军。

6.发挥专业化社团组织作用,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

品牌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企业发展的基石,秸秆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高端品牌支撑。黑龙江省独有的黑土地、寒地文化及东北民俗文化资源与秸秆产业有机结合,打造黑龙江省独有的秸秆产业品牌,并积极推动与金融、房地产、工业制造、旅游、传媒机构的跨界融合,可高效推动秸秆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联盟是由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起成立的秸秆产学研组织。在黑龙江省农委、科技厅、农垦局、能源办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创始人傅广天先生的带领下,成功对接了多个秸秆产业化项目,帮助了众多的秸秆企业成长,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论坛、技术交流、培训咨询和电视讲座等活动。去年召开的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大会成果斐然,各市县分管秸秆产业的负责人、秸秆产业骨干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过专家报告、信息发布、项目与金融对接、招商引资、技术与设备展示及实地参观考察等活动,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发展

担责有为,锐意进取,秸秆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可喜的是,黑龙江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担责有为,锐意进取”,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了《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及诸多秸秆产业政策,可以预见,这对于提振秸秆企业信心,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也必将让全国更多秸秆相关企业,到黑龙江省寻求商机,探索合作,实现共赢。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也做了表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2015—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秸秆板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单独提出,《通知》指出:“支持秸秆新型建材产业项目建设。在已建成的秸秆新型建材产业项目扩大产能的基础上,新建一批秸秆新型建材项目,每年处理秸秆20万吨以上。”

“三年大气行动计划”则提出,2016年和2017年,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要分别达到1039万吨和1154万吨;到2018年年底,哈尔滨市要完成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200万亩,推广民用生物质锅炉5000台,建设青、黄贮窖50万立方米,建设秸秆收储中心40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综合利用量达到1360万吨。

其他地市也出台了相应的秸秆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发展政策,秸秆产业正在黑龙江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当前,黑龙江省与一批全国性以及省内具有强列时代责任感的企业,如启迪桑德、三聚环保、泉林集团、稻泽道、一品农业、蓝天建设、忠信牧业、中丹建业、绿地生物、多康生物质燃炉、天太生物质能源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或给与重点扶持,正在积极以秸秆能源、炭化、造纸、有机肥、酿酒、建材等为主导打造秸秆产业化;哈尔滨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秸秆产业研究院、黑龙江省秸秆产业化联盟等一批科研院校和社团组织,也积极深度参与秸秆产业的研究与社会组织管理,秸秆产业化正在黑龙江省全面展开,势头强劲。

可以预见,黑龙江省秸秆产业的春天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