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沧州融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沧州融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融力)是华北地区领先的综合钣金服务提供商。公司的前身“青县兴隆电器设备厂”创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进入箱体加工行业的企业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融力已经从一家金属箱体制造厂,成长为一家集设计、加工、制造,涉足电力、电子、电源、通讯、教育、安防等领域的现代化钣金公司,为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钣金加工服务。并推出品牌的电子讲台,投资研发标准柜体,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2008年10月,面向未来,公司更名为“沧州融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推出“PARTNER”战略,开始“5S”管理改造,签约金蝶ERP,谋求战略转型。使融力从提供单一加工制造的钣金厂,成长为“综合钣金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钣金服务,致力打造服务品牌。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里面充满了执着追求与艰辛探索,器干云天与豪情万丈,有苦也有乐。

  初创期

  1992年,杨家和和杨家青兄弟在杨官店自家的三间土坯房里,开始了“三五个人,三两条枪”的创业。企业命名为“青县兴隆电器设备厂”,是沧州地区最早的“机箱厂”:总共投资不到十万元,购进几台二手的冲床和折弯机,招聘了几个没有任何钣金从业经验的员工,这就是融力开始时的全部,也是有青县特色的“机箱厂”开始时的全部。

  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资金、人才、行业经验、管理,几乎什么都没有,融力最早的创业者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着敏锐的嗅觉和敢打敢拼的精神,创造了迅速发展的业绩。仅仅2年半的时间,公司就新建了占地6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的厂房,购进大批全新设备,增加喷涂工艺,公司员工也发展到20多人。自搬到新厂区,公司的发展每年一个台阶,产值从几十万元,一路飞奔到接近千万。在这期间公司购买了青县第一台数控冲床,第一台数控折弯机。

  发展期

  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各项硬件设施已经明显制约公司的发展。于1991年,公司做下重大决策,在杨官店工业开发区兴建占地面积27000平米,总投资800多万元的新厂区。新厂区参照国内高标准设计,采用回旋式厂房,导入柔性流水线。高品质的绿化草皮,透明的围墙栏杆设计,即使在现在看来,也仍具有前瞻性。

  二次创业期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2005和2006年,公司发展很稳定,不再是突飞猛进式的。

  不料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的同行者大踏步的赶了上来。而此时,年轻的一辈已经成长起来,公司在2006-2008年完成了新老交替。杨家和之子杨冠一在2007年从澳洲回国,加盟公司,杨家青之子杨冠玮、杨刚也已经在公司锻炼了4年和2年。年轻人的加入,公司唤发了蓬勃的朝气,发展的脚步明显的加快。

  总结过去十几年的得与失,于2008年10月份,公司重新改组为“沧州融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抛去过去的荣辱,新一代的领导层带领公司开始了二次创业。

  第一改革公司架构,定下“具有现代管理制度的家族企业”的管理基调,把公司的架构进行了大幅度的重组,形成三级管理层级体系。

  第二梳理生产流程,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签约金蝶K3 ERP作为公司信息化的载体,引进“5S”管理体系,收效颇丰

  第三大手笔投资。启用4000平米的新厂房,采购世界一流的加工设备,从2007到2009年共投资1000多万在厂房和设备上,引进大吨位折弯机,世界一流的激光切割机,使公司的加工水平站在华北领先的位置上。

  第四启动全新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通过公司统一的识别系统(标识、标准字、工作服、文档、名片、画册、外墙涂刷等),提升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五建设企业的培训体制。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养成机制,使公司的人才梯队得到良好的建设,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职。

  的架构,新的管理,新的加工能力,引来新的客户。目前公司产能严重饱和,公司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投资,在2012年公司建厂20周年之际,要成为北方钣金加工行业的领导者,跨入成套设备领域,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