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项目落地河北PPP模式多赢格局初显

前面我们提到的是河北入选国家级的PPP示范项目的具体名单,其实,在今年5月份,河北省政府曾举办“河北省首批重点PPP项目推介会”,会上推介项目32个,估算总投资1330亿元。7个项目在会上成功实现了意向签约。

记者从目前已经完成投资的项目中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PPP项目,让具体案例告诉你,河北在PPP实战中如何释放红利。

PPP“务农”

威县农民手机上打理田地

在威县赵村的万亩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地头,我们亲身感受了一次与田地的“视频通话”。

作为我国首个农业产业PPP项目,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项目的实施,亿万年来沉默的土地将“开口”,实现与人类的对话。

河北开源节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峰打开手机上的一个APP,给我们演示了如何通过互联网,在手机上浇地的情景:土壤出现墒情不足,手机会报警提示。此时,点开APP里的相应按钮,已经安装在地上地下的大大小小的灌溉设备系统就开始各司其职,所需水、药、肥自动配比妥当,按照庄稼的实际生长需求供应。甚至,我们还可以打开摄像头,随时观察田里农作物的长势情况。

智能灌溉节约30%费用

威县县长商黎英介绍,威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南部,地下水超采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102.7立方米,同时,传统农业灌溉过程中的用水浪费和水资源严重不足矛盾尤为突出。

遏制地下水超采、促进农业节约用水乃当务之急。

经测算,“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项目的实施可节省财政资金17%以上,为农户节约灌溉费用30%以上,真正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农户的三方共赢。

项目公司怎么赢利呢?赵文峰告诉我们,政府核定的年灌溉用水量是一亩地83.8立方水,如果低于此标准,政府将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节水奖励。他预计每年每亩可以节水十多立方米,获得奖励十多元。此外就是向用水户收取的费用。

社会资本改变重建轻管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采用PPP模式,解决了目前农业节水灌溉服务当中长期存在的“重建轻管”这一棘手难题。威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贵思说,近年来包括威县在内,各地也有一些节水灌溉系统不断投入使用,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问题是,由于缺乏专人和专业机构进行后续的管护,很多设备损毁严重,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发挥的作用不断萎缩,效益低下。但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运行,这一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

此外,由于上述农业节水灌溉系统需要以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为基础,客观上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威县财政局局长潘国军表示,该项目通过土地整理,把“资本、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种植模式、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权交易)、无污染农业、互联网”等要素注入“农田”,使“生地”变成科技生产要素齐全的“熟地”,使政府针对农业的招商引资也变得更具吸引力。

PPP“供暖”

张家口提前尝鲜暖冬

今年的张家口桥西区部分地区实现了提前供暖,提前供暖得益于一个PPP项目的及时“救驾”。

此前,居民喊不热、供热企业收不上费,喊产业倒挂。

一头是沉重的政府债务和企业低下的运营效率,一头是老百姓供暖的民生大事,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

2014年12月,该区集中供热项目被确定为财政部首批PPP示范项目。随即,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程序分别聘请工程咨询、审计、资产评估、律所等专业机构为项目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

从方案出台到暖气热不到半年

2015年4月,《实施方案》初步形成,重点对风险分配基本框架、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采购方式、监管架构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5月,在河北省首批PPP重点项目推介上进行推介并与意向合作方现场交流。

不到半年的时间,新转让公司北京源通热力有限公司在10 月21日便让覆盖区群众家的暖气热了起来——供暖时间比以往提早一周多。按照协议,来年停暖时间还将延迟一周。

政府沉重的存量债务和未来支出压力骤减,企业利润稳定,百姓乐享供热。

现在,坐在我们对面的赵光宇一脸轻松,他现在最关注的已经转移到如何加强对供热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

民企的“生意经”

“我们有在全国多地运营热力项目的经验,仅是一套取暖节能技术就能让用煤成本降低20%左右,公司整体的运营、技术、管理水平也比较高,能够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保证供暖质量和安全。”项目公司总经理高建新颇为自信地告诉我们。他表示,与国企体制相比,他们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大优势是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企业运营效率更高。

据了解,该项目运作采用TOT模式,即政府将建好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有偿方式转让给项目公司,并授予项目公司一定时期的经营权以收回投资,经营期限届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无偿移交政府。

张家口市桥西区财政局局长姚大军也认为,作为河北乃至全国率先落地的PPP存量项目,桥西区集中供热项目提供了不少经验。

PPP“基建”

不用再羡慕国外的地下管廊了

在正定新区新城大街与迎旭路交叉口便道上,两个像地铁出入口一样的建筑映入记者眼帘。“这就是新城大街地下综合管廊的出入口。”正定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曲建强告诉记者。“地下管廊设计年限为100年,管廊仓室分为水、电两仓,可以容纳给水、再生水、供热、燃气、电力、通信等六类管线,还会配备完备的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监控等附属设施。”曲建强告诉记者。

地下管廊各行其道易修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地下管廊成为关注焦点。据了解,城市七大类近30种市政管线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施工各自为政,一旦管线出问题就要给路面“开刀”,道路总是挖了填、填了挖,被戏称为“拉链马路”。

曲建强告诉记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避免了因埋设、维修管线而导致的道路反复开挖,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国内首个PPP地下管廊在正定

据悉,正定新区规划远期建设综合管廊系统120公里,近期建设36公里。目前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涉及“三纵四横”7条主干道,后期总长将达到26公里。

另悉,正定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2014年被财政部列入国家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成为首批30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之一,也是30个项目中唯一的地下综合管廊(行业领域)项目。

■综合/本报记者黄亮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