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宣化县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升级新引擎

  近年来,宣化县紧紧围绕新常态的新要求,集中力量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宣化县在建和前期项目达282项,总投资980亿元,其中总投资728亿元的亿元以上项目109项,列入省市重点12项,新兴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四成多。

  以思想大解放凝聚跨越发展共识。宣化县地处张家口市中心腹地,具有环京津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基础优势,过去,干部群众习惯于“吃资源饭”,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矿山开采、炼铁及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如今,宣化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手举办冬奥会和张家口市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三大战略机遇”,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机遇和危机”两种意识,坚持“率先发展、效率至上、实干兴县、敢于担当”四大理念,组织100余名乡镇、县直部门一把手赴清华大学集中培训,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突围的方向和路径。过去宣化县谋划申报项目总是跳不出“小打小闹、原地踏步”的思想藩篱,经过集中培训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相关部门学会了用“奥运思维、国际视野”来谋划、包装和申报重点项目,近期集中申报的京张奥现代物流产业园、中国恩菲集团可再生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受到省市发改部门的青睐。

  以园区建设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宣化县把园区建设作为破解“有县无城”瓶颈制约、打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的核心抓手,依托沙岭子、洋河南两大新城,东山高新技术、望山循环经济两大省级园区和京张奥物流、沙岭子商贸物流、宣化县现代农业等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京津高质高端产业转移和外溢。今年重点在东山、望山两大省级园区启动了“腾笼换鸟”工程,将一批土地产出率不高的低端项目淘汰出局,引进了一批投资强度高、成长性好、税收贡献大的高质高端项目。全国低温辐射电热行业的领军企业北京光翌集团总经理先后两次带领核心团队到东山园区考察,当场决策收购园区企业普罗旺斯现有的办公楼和厂房,将位于北京的总部基地转移到这里,投资2.8亿元建设红辐源电热系统生产基地。在这个项目的示范引领下,目前,已有6个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宣化县两家省级园区。截至10月底,宣化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2亿元、增长12.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4亿元、增长6.7%。新兴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四成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以市场化思维激活多元投入。宣化县善于用市场化思维破解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矿业大户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宣化县20余名矿业老板先后投资建设了总投资6.8亿元的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2.6亿元的假日绿岛生态农业观光园、1.5亿元的青泉战国红玛瑙交易市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今年夏末,宣化县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宣化战国红玛瑙文化博览会和首届中国·宣化乡村摇滚音乐节,10余万各界人士参加了玛瑙文化博览会,完成交易额9000万元,乡村摇滚音乐节接待乐迷和游客1.5万人,两大节庆活动成为“高含金量”的文化名片。1至10月,宣化县接待旅游人数61.4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70万元。可再生能源产业先后引进了北京泰豪光伏发电、北京光翌红辐源电热系统生产基地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特别是总投资20亿元的省重点项目中电投风光互补项目,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5万和7万千瓦,发展前景良好。现代物流和养老服务等产业也蓬勃发展,借助京张奥物流产业园、沙岭子现代商贸服务区两大平台,引进总投资23亿元的帝达农超对接物流中心、13亿元的华信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成为面向京津、辐射晋蒙的“京西第一物流中转基地”。把健康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增长点的产业抓大做强。引资建设了投资3.2亿元的欧林颐养院、5000万元的鸿福老年公寓等一批社会化养老项目,2000余名来自上海、京津及张宣地区的老年人朋友在这里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