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黑马”新疆枣给河北省大枣带来压力

  

  河北大枣严重积压,新疆大枣反客为主

 

  在行唐、阜平、赞皇等产枣大县采访了解到:2014年春节前,大枣价格已经较往年下降了50%,入春以来,进一步下降了60%以上。

  由于过去几十年,河北省大枣市场行情一直不错,最高时枣农一出手就能卖到50-60元/斤,已经习惯了高价出售,去年秋收后突如其来的降价,让枣农无法接受,于是大多存有等等看的思想,没想到,越等越卖不上价,出现了大量积压。

  和枣农一起不爽的,还有本地的大枣经销商们。

  

  许多经销商反映,目前,河北大枣真正卖出去的仅占1/3,60%以上的大枣压在了枣农和经销商手里,处于滞销状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走在省会石家庄的大街小巷,很多干果店都打出了出售新疆大枣的招牌。

  在石家庄市多家超市调查发现,从价格上百元一斤的特级精品枣,到十几元一斤的枣,从精包装到散装,新疆大枣占据的摊位明显多于河北大枣。

  “与往年比,今年消费者购买新疆大枣的居多。”北国超市裕华店的干果区负责人进一步证实,“如今本地枣三天的销量,也抵不上新疆枣一天的销量。”

  面对新疆大枣的常态化竞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下大力提升河北枣的市场竞争实力。

  河北省最大的大枣生产县—行唐县已经开始行动。他们和中国农大、河北农大联合研究培育高抗病抗裂新品种,并通过推广“树开心、枝拉开、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的老树整枝改造计划,提质增效。

  阜平县正在探索网络销售大枣的路子,和阿里巴巴、淘宝的合作已经开始,并扶持大枣生产集中区建设了一批大枣烘干房。

  单凭这些,振兴整个河北枣业还远远不够。如何使河北大枣产业从生产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单一生产型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必须确定以品质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和栽培方式。适当控制产量,减少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提高有机肥的用量。”刘孟军建议,在转变栽培方式的同时,应加强名优新品种的研究培育推广,加快新品种的换代步伐,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做到以创新和优质取胜。

  刘孟军介绍,国际园艺学会枣工作组和全国枣专业协会的办事机构都设在河北省,河北省的大枣科研力量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可谓雄厚。目前,也已经培育出赞新一号、月光、阜帅、阜香等一批个大、肉厚、抗病性强、丰产稳产、口感好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如何走向市场,还有赖大枣种植户、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长期以来,我们重生产、轻采后处理和加工,大枣产品的分选、清洗、包装、烘干、气调保鲜等环节比较落后。大枣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少,混合采收上市状况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占有率。”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认为,在全国市场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环节的效益,要更多地考虑整个产业,也要让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上的产后效益发挥出来。

  新疆枣这匹“黑马”在给河北大枣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催生了各地转型升级的动力。

  为加快大枣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阜平县通过实行现代红枣产业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去年以来已引导扶持枣农更新换代品种2万多亩。同时,县里拿出1500多万元扶贫资金,鼓励枣农创新栽培方式,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研发的生产甲克素红枣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用这一专利技术生产的大枣质量上乘,甲克素红枣已然开始打入京津高端市场。今年在其1.2万亩生产基地生产的大枣,普通枣每斤卖到40元,特级枣每斤上百元。

  借助科技研发,近日,河北万果红酒业有限公司出资研发的用中药配方去除甲醇工艺取得成功,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在国家专利局注册了“中国红酿”专利名称,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万果红”、“枣成功”商标。日前,全国首家100%采用红枣酿造,经过脱醇技术、富含营养的果白酒生产线在河北省投入生产。

  鲜枣保鲜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近年来,河北省科研单位在对鲜枣采后生理、影响耐贮性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孔塑料薄膜小包装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技术,使鲜枣保鲜期由室温自然放置下的3-5天延长到了100天以上,为鲜食大枣市场开发打下了基础。

  不信东风唤不回。虽然河北省大枣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但万里之行,已经迈出第一步。只要这种创新的能量不断集聚,在河北这块有着千年大枣生产历史的土地上,河北大枣重振雄风的日子就一定不会遥远。

  大枣是河北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产量曾经位居全国第一。阜平大枣、赞皇大枣、行唐大枣等在省内外享有美誉。外地的亲朋好友来河北出差或探亲,走时总少不了带点河北大枣。然而,大枣这一让河北人引以为傲的名优农产品,当下却成了许多枣农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