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沧州确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定位

  日前,沧州市召开一季度重点建设项目观摩调度会,就全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调度部署。沧州确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三个定位:首都经济圈次中心城市、环渤海冀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京津冀重要的产业基地。

  去年沧州市实施亿元以上竣工和在建项目536个,总投资达429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07.63亿元,增幅20.2%,创历史新高。市委书记焦彦龙说,省委书记周本顺在沧州调研时提出“沧州要成为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这个要求,沧州确定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三个定位:首都经济圈次中心城市、环渤海冀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京津冀重要的产业基地。各县(市、区)也要研究好定位,找准自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对接京津,搜集对接信息,搞好项目衔接。

  焦彦龙说,县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作支撑,县城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要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从2011年开始,沧州市相继争取了1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从近几年发展情况看,推进企业进园区,实现了绿色发展、环保发展;通过抓园区发展,县城聚集了人口,同时又拉动了县城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县城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完善又推动了产业项目落地,园区和县城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

  要实现三个定位,就要锲而不舍地抓重点项目建设。焦彦龙说,我们抓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对外开放等等,都要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没有项目,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要形成四大班子共同抓项目的良好局面,形成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人人“想”项目、抓项目的浓厚氛围,真正把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的“项目、干部”两个关键词落到实处。他特别指出,抓项目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做到锲而不舍地去抓;二是抓的方法要得当。

  要实现三个定位,还要切实抓好经济运行,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同时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作为镜子,查找问题,积极整改,真正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弘扬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让每名干部从内心深处热爱沧州,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贡献、干成事,不断交出新的精彩答卷。

  市长王大虎对此次观摩项目进行了点评,对各县(市、区)去年以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就下一步项目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在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体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速度不断加快、重点项目进展迅速、竣工入统项目进一步增多的良性发展格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凝神聚力,再接再厉,巩固和保持当前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态势,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王大虎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沧州市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重点项目建设是沧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增长极最直接、最现实的抓手。一是要抓开工,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各县(市、区)要认真梳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逐个协调解决;切实搞好项目前期服务,确保项目按期开工、顺利实施。二是要抓对接,积极谋划、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要加大港口、区位、交通、资源等综合优势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京津联系沟通,瞄准京津企业开展全方位对接洽谈,力争一批与京企、央企合作项目入驻;进一步加大与京津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产业对接,吸引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教育产业项目落户沧州。三是要抓招商,努力在外资项目上寻求突破。要坚持“走出去”战略,瞄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资项目招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以特定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以特定的外商投资意向和偏好为方向,强力推进国别工业园建设;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园区招商、专业招商,尽快在外资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四是要抓重点,积极推进战略支撑项目。各推进小组要推行项目现场办公制度,对照分包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督导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快项目审批跑办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