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承德“营改增”为企业发展减负添力

  近年来,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服务,优化环境,加大扶持,全市中小微企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8月1日,我市“营改增”正式启动。全市共接收“营改增”纳税人5666户,经初步测算,2013年将为我市“营改增”纳税人减税1.1亿元。“营改增”的上线,将推动企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大,小微企业或迎来发展的“春天”。

  减免税负惠及小微企业

  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到减免所得税,再到“营改增”的实施,小微企业将切身感受到产业扶持政策带来的实惠。

  “‘营改增’让我们小微企业受益匪浅。粗略估计,公司一年可省10万元以上。”8月1日上午,内蒙古中铁物流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财务负责人易三雄在高新区国税局拿到了我市第一张货物运输业增值专用发票。

  为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这意味着,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园区为小微企业发展搭平台

  我市小微企业有一万多家,在没有工业园区之前,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用一个“散”字来概括,“马路经济”、“山沟经济”、“田园经济”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公司由于地处偏远,信息较为闭塞,产品推销不出去,货物严重积压,原本就紧张的资金链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五岳电子有限公司经理却力挥说:“小企业的前期投入,像厂房装修、购买设施设备等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资金本来就很有限。企业搬入经济园区,园区的建设不但为企业提供了完备的水、电等公共设施服务,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工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政策扶持、创业扶持、资金支持,保证要素供给,加快实现“个转企”(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小转一”(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和规下升规上。各县区可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规划50—100亩土地,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辅导基地,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孵化,促其快速成长。对孵化成功的企业,要优先在各类园区解决土地指标,给予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不断增强企业实力,使小微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形成新的增长引擎。

  打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小微企业的起步资金大多为自筹,一般金额不大,在经营贸易中经常出现先行垫资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有时好的发展机遇摆在面前,却因为没有资金,导致小微企业白白丧失了发展机会。在这些情况下,小微企业对资金十分渴求,自身筹措几乎不可能,这就需要外力的帮助,向银行贷款似乎成了唯一途径。可是,从申请到审批的过程有时过于漫长,市农业银行农产部经理王子嗣说,申请贷款的周期太长,等到贷款下来,往往已经错过了利用这笔资金的最好时机。

  “我们下一步将逐渐推广担保贷款的业务,有针对性地放松对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王子嗣告诉记者,这种状况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是银行也一直在针对我市小微企业的情况制定新的金融产品以便满足更多小微企业的实际要求。

  为适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最大限度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我市将建立健全针对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延伸服务网点,完善运营机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降低贷款利率,严格规范收费,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对于一些融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其发展,扩大规模,增强担保能力和放贷能力。这样,就能多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