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文化+科技 谱写产业发展新篇章

人气最旺展馆之一,全面展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重点突出文化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融合发展 多彩贵州精彩绽放鹏城 文化创新驱动业态融合 本报记者曹 雯李 楠

导语

5月15日,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这是贵州代表团第12次集体亮相这一汇聚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产业形态的高端文化博览交易平台。在本届文博会上,贵州代表团围绕“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这一主题令文化创意走上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新路,全面展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重点突出文化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的融合发展。

据统计,主会场4个展区及分会场“多彩贵州”非遗村共实现现场销售120.9万元,签订合同243.5万元,意向合作4680万元,相比去年实现大幅增长。而根据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数据“人流热力导航地图”显示,“多彩贵州”馆展会期间总客流量45202人,是其所在场馆人气最旺展馆之一。

此外,在本届文博会举办期间,贵州省委宣传部获得优秀组织奖,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入选第九届“文化企业30强”提名。

综述

5月13日,由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办、贵州广电传媒集团主办的“云汇IP 数引价值”第三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暨首届中国版权@云交易大会(简称“大会”)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产业工程――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项目暨国家数字音像传播服务平台(简称“版权云”)的一次重要体现,共吸引236家参拍机构踊跃参与,总竞拍出价金额突破16亿元,其中,有效竞拍金额65%,意向金额35%,成果喜人。

与此同时,来自贵州出版集团的国家出版业大数据应用服务重大工程(试点),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多彩贵州网的“多彩黔行”3D摄影棚,平塘“天眼”模型以及VR全景航拍飞行器等展出,使得贵州代表团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科技味十足,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近年来我省在“文化+科技”领域的产业新成果。

部省合作

推动版权内容云交易

深挖钻石矿,培育智慧树。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备受瞩目的贵州省大数据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增长速度居中国前列。

2015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部省合作协议,合力推动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项目(简称“CCDI项目),并纳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包括“版权云”“广电云”以及“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园”三个子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左右。

在此次大会上,“版权+互联网”创新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活动启动至今,500多部参拍内容在“版权云”平台上进行了充分展示,最终完成了线上公开竞价、拍卖的全过程,实现了版权内容的云交易。而全新的网上竞拍形式引发了各方火爆竞拍出价,中文在线的《盛唐烟云》《狩魔手记》,掌阅文化的《逍遥游》《元龙》,百度文学的《万域之王》,趣阅的《星武神诀》《婚意绵绵》,红薯网的《都市奇门医圣》《绝世幻武》《逆天武神》,中汇影视的《亚洲异闻录》,米唐文化的《“娜”系列》,大周互娱的《偷星异界》《阿衰》《小掰》《游世无双》《传古奇术》,李氏兄弟传媒的《狙击手之百步穿杨》,迹象光年的《宋辽风云》等知名机构的作品,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互联网既是版权保护的核心区,也是网络侵权的重灾区。基于为互联网版权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目标,“CCDI项目”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战略下的体制机制优势和资源渠道优势,以市场化的方式破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建立覆盖全产业链、标准统一、可管可控的文化监管服务平台,形成新旧媒体融合、广电与出版融合的产业新生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新闻出版广电系统的创新实践,助力全国文化行业进入大数据时代,为国家文化产业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探索经验,促进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发展和繁荣。

对于此次版权行业盛会,中文在线执行总裁戴和忠表示,当海量内容作品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出现,如何发现优质IP,并使其得到更好的开发,是产业的根本问题。“如今,通过中国版权@云交易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界定版权关系,发现更多更好的IP,并获得大数据参考等,在信息对称的环境下把我们的关注点拉回到IP本身,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戴和忠说。

而在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看来,文化创新与对原创作者的保护对于一国文化实力的提升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中国最早的维权作家之一,郑渊洁创作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儿童文学形象,亦遭受由此引发的各类品牌侵权。他声称,“过去都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维权,今天感觉找到组织,可以安心创作了。”

据悉,2011年底,国家数字音像传播服务平台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旨在通过打造国际版权交易平台,提供涵盖版权、收藏品、艺术品、旅游资源、消费权益、收益权等领域的交易及融投资等综合服务。目前,已有机构会员655家,服务机构16家,交易会员突破60万人,累计实现发售规模17.63亿元,交易规模突破104亿元。

依托版权云数据体系及本次拍卖会相关数据成果,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中云文化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17・中国IP大数据报告》,报告指出,“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文化创新,版权是泛娱乐的核心价值。”

传统文企

拥抱大数据派生新模式

世界正在被快速地虚拟化,记录人群流动信息“大数据”地图,正在让人们的活动、消费、行为变成“数据”,被抓取,被分析,被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多彩贵州”馆的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展台里,贵州日报社与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运营中心和贵州理工学院联合研发的大数据“人流热力导航地图”,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个“人流热力导航地图”该如何应用,又将产生怎样的社会经济价值?前来观展、洽谈的人们对此充满好奇。

诞生于贵州省的“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即通过利用中国移动全球8亿手机用户手机信号,进行精准定位抓取,通过CELLID手机覆盖区域编号地址和LAC移动位置区域号码双重定位方式,来确定区域内的人流信息。2016年,“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已成功服务于贵阳市观山湖灯会、贵州省春运、中国(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为其提供精准的人流数据信息。

以观山湖灯会为例,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共抓取数据信息点138亿个,数据存储空间达到20TB。导航地图,不仅每日精准定位灯会区域内人群数量,还细化到每一盏灯前的人流驻留情况;不仅对现场人流进行计数,还对人群来源进行分析,如省外参观者的观灯情况,贵阳本区域人流进入来源等。更为重要的是,“人流热力导航地图”的能量,体现在对人流情况预测方面,通过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可以对数小时之后的情况进行预测,先期为活动组织方提供决策服务。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筹备组副组长周密说,“人流热力导航地图”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浅层次地看是采集人流大数据,分析的是人群流动情况,深层次看其外延广阔,对特定区域内的人流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数据和信息,运用空间十分广泛,可以嫁接其他大数据,派生出更多的更具经济社会效应的应用模式。

除了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数据创新项目,位于深圳会展中心4号馆的贵州出版集团展区,也是亮点多多。11日、12日下午《仓央嘉措》《捕蛇者外传》作者赵泽微博直播现场绘画,13日下午、14日上午《老马》作者左手韩微博直播现场签售,吸引了不少动漫爱好者在微博上全程参与,微博点击量1.4万余次。

作为中央文产重点项目――特色资源全媒体出版及产品“走出去”的典型代表,赵泽微的《仓央嘉措》已在欧洲8国出版,发行量超过1万册。据悉,该项目依托贵州出版集团形成品牌的少儿、动漫、民族文化等优质资源,将“一种内容资源”通过多产品形态、多终端输出,并借助亚青动漫项目建立的国外合作渠道,推动产品“走出去”,目前已开发完成资源30余种,实现收益350余万元。

同为中央文产重点项目的亚青动漫新媒体数字出版运营平台,当前运营画手1000余人,签约作品20000余部,通过原创绘本、IP孵化、定制开发等实现收益1500余万元。旗下代表作品《海龙囤》特邀法国著名漫画家ROBIN创作,借助贵州海龙囤申遗成功契机,助力贵州元素的国际表达,目前已与法国达高出版社签订出版协议。另一部主打作品《面人麻生》,因生动展现了民国时期贵州安顺的人文风情,荣获欧洲尚贝里漫画节“最佳漫画奖”。

此外,利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贵州省政府签订部省大数据战略合作的政策优势,为传统出版业开展大数据建设提供试点经验和范本数据的国家出版业大数据应用服务重大工程(试点),也落户贵州出版集团。该项目探索基于用户需求端出版资源的大数据分析,为出版资源“精细加工、精准推送”提供依据,在探索提高传统出版业的选题质量和发行效率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

黔深携手

打造文化前沿综合体

5月12日,文博会第2天,距离深圳会展中心主会场约40分钟车程的深圳宝安区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内,一场主题为“一县一品牌”项目的签约仪式,引起了贵州和深圳两地的高度关注。

这是贵州和深圳深化合作、推动资源优势互补的一次重要实践。是贵州进一步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助力文化产业扶贫的全新举措,也是深圳创新扶贫、百企扶贫的开始。

2014年,第十届文博会期间,为了把凯里市苗族“非遗”文化打造成推向全国的品牌,凯里市文产办对深圳各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考察,在反复接触、比较后,凯里市文产办决定,在深圳宝安区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内搭建一个展销平台,作为凯里市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窗口平台。

2015年,凯里市位于艺立方的“非遗”展示店开张,从凯里精挑出的20多家“非遗”企业,入驻精心打造的8个非遗馆,闻讯而至的深圳市民被来自贵州凯里的特色文化产品深深吸引。因为凯里的“非遗”,艺立方火了;因为艺立方,凯里的“非遗”也火了。

展销并非凯里千里迢迢将“非遗”产品带到深圳的最终目的。针对凯里本地手工艺者设计不够时尚、现代等问题,凯里市文产办与艺立方进行了深度合作。

“我们之间的合作,是‘民族文化前沿城市综合体’,采用‘TBT’的模式,将艺立方园区、企业与政府形成一个共生体,接到的订单由艺立方的专业设计团队设计,再交给凯里当地的企业生产成商品。而政府则对产品生产实行监督,以确保质量。”据凯里市文产办专职副主任刘睿介绍,基于与艺立方的合作,凯里市文产办又在宋庆龄基金会以及联合国开发署的支持下,启动了女性幸福基金和指尖上的幸福两个项目,专门培养绣娘。自2015年以来,已累计培养2000人次。

培训中,绣娘们不仅学会了技艺,还有机会接订单赚收益。原本人均年收入不过千余元的梅香村的妇女们,因此有了增收的渠道,而以往一心想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因为绣娘培训计划决定返乡。

凯里试点的成功,为贵州与深圳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2016年,借助第十二届文博会的契机,集地方文化展示推广、企业资本服务、人才交流、地方旅游推介、项目招商推介、文创产品研发与销售等多功能一体化的贵州省“文化前沿综合体”平台――“多彩贵州非遗村”,宣布正式安家艺立方。

生态农特馆、贵州银饰馆、贵州刺绣馆、贵州蜡染馆、贵州苗药馆、木石馆、黔茶馆、工艺馆……极具贵州特色的8大非遗主题展馆内,汇集了贵州省9个市州政府推荐入驻的58家优秀“非遗”企业,近万件民族文化产品一经亮相,又再引起巨大关注。

2017年,第十三届文博会,贵州代表团第12次组团亮相。和以往不同,这一次,贵州有了一个自己的阵地。

随着艺立方被列入第十三届文博会分会场之一,贵州也在深圳启动了“多彩贵州・绽放鹏城”非遗博览会系列活动。文创产品博览交易节、“千村计划”最新成果展、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非遗技艺、民族文化展演……极具贵州特色的节目,丰富了文博会的内涵,让观众大饱眼福、耳福、口福。

在活动开幕式现场,凯里市与黔西南州,先后与深圳市艺立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打造“一县一品牌”战略项目进行了签约。旨在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助力文化产业扶贫。

活动现场,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旗下垂直电商运营平台“12度生活”,也宣布正式启动。据介绍,12度生活电商平台将结合地方旅游及特色典型文化产品,推动地方文化及旅游的传播,带动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此举标志着,过去产业扶贫中存在的有产业没产业链、有产品没品牌、有产品没销售三个难点有望破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一县一品牌”项目规划,针对贵州省各县市重点推出的主打特色产品,艺立方将以“文化性”为魂,融入“创意性”“实用性”“时尚型”审美需求,辅以产品二次应用、传播的附加功能,对各地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升级。同时,通过开展设计大赛、企业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联动、整合深圳的优秀设计资源,打造服务于产品设计供应链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为了将影响力做大做强,在推广方面,除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艺立方为承办单位,常态化开展“一县一品牌”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外,还将通过品牌活动策划,及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创意十二月”等,开展线上线下的全面宣传推广活动。

不用担心手艺失传,不必遗憾手工活价值得不到体现,更不用为多卖一件产品劳心劳力,如今,因为非遗村这个文化前沿阵地,贵州民族文化品牌愈来愈响,手工艺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