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有利因素增多 向好态势持续 多项主要指标反映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工业总产值保持较高增速、工业经济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重点行业产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工业用电量持续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的“年中成绩单”亮点频现。

工业平稳向好因素增多

受市场回暖影响,今年我市重要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扬,出现近年少有的上升势头。为抢抓机遇实现工业稳定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去年“降成本41条”的基础上,继续出台实施“新降成本28条”,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帮扶企业稳产增产,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半年两位数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

据统计,1至6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5.5亿元,同比增长17.7%,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3亿元,同比增长5.8%;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87.7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19.3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为全市完成上半年的生产总值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成本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重点行业产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工业平稳向好的因素集聚。”市工信委主任梁钦表示。

今年,我市特色产业发展迅猛,陶瓷、木材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领跑行业增长。今年陶瓷价格涨幅达20%~30%,藤县陶瓷园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县工业用电增长达30%~40%。1至6月,以陶瓷产品为首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212.3亿元,同比增长24.1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不仅陶瓷产业表现亮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木材加工、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多个重点行业也贡献了数百亿的产值,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十二大产业产值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

工业用电量的增长,也印证了我市工业稳中向好的态势。1至6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为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6%,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1%。上半年工业用电量保持正增长,主要拉动行业除陶瓷外,还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等产业,合计拉动工业用电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重点产业提速发展的势头弥补了钢铁企业暂时停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增强实效营造良好氛围

工业强则经济强。今年,我市着力加强工业发展软环境建设,牢牢盯住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放松,积极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唱主角”搭建平台,大力营造抓工业、扶工业、强工业的浓厚氛围。

市工信委牵头组织落实“41条”和“新28条”降成本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上半年累计为企业减轻成本4亿元。我市认真抓好电力直接交易用电优惠政策的落实,目前已有41家企业列入电力直接交易名单,比2016年增加35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有36家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2481万元。市工信委等部门还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减免申请,1至6月共为4390家企业减负1608万元,预计全年减负可达3800万元。

以“突出问题解决年”为抓手,我市对市本级72家工业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回应企业所盼所需。上半年,共收集企业反馈的需要市层面解决的问题82个,现已解决35个,协调推动园区20个历史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方案。我市还加强企业的融资服务,通过组织开展全市工业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已累计为49家企业提供“惠企贷”贷款,放贷总金额3.78亿元。

在稳增长措施的推动下,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面向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7家停产、54家负增长,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6家和28家,企业亏损面不断下降。我市还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倍增计划,加大扶持企业上规模工作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指导达到上规条件的企业完善相关报表和手续及时上报,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提升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市工信委相关人士分析,随着有利于工业增长的因素增多,向好态势持续,下一阶段将着力加大园区和项目的建设推进力度,培育挖掘工业经济增量,激活壮大工业经济存量,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实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