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广西引港粤企“屯边”共建中越边境经济带

广西边境互市贸易额长期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广西外贸进出口额320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边民互市贸易额660亿元,同比增长86%,约佔全国70%,成为广西外贸增长的新动能。通过稳定边贸支持政策、推进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广西在中越边境因地制宜建设互市产品加工厂,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大力承接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将互市政策的“红利”留在边境。“东兴经验”也被国务院督导组称为“在复杂严峻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影响下”发展外贸的典型。/大公报记者朱晓峰(图/文)

“100家恐怕太多了,建议先组织10来家过来看看。”中越边境的口岸城市广西东兴市市长、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建林在3月份率团前往浙江省临安市考察坚果行业,场面出乎意料的火爆,被东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所吸引,临安企业家对在东兴投资建厂表现出浓厚兴趣,临安方面当即提出组织100家企业到东兴考察。

产品多数穿“岸”而过

据悉,正密锣紧鼓准备IPO的知名电商企业“三隻松鼠”的数百家供货商的货源,大多通过广西中越边境口岸以边贸形式入境,仅水口口岸年入境坚果即达20万吨,腰果入境量佔全国70%以上。东兴边贸中心负责人说,每天到场交易3000至5000人,每天交易额在3000万元以上,高峰时可达4000馀万元,2015年总交易额192亿元,十年增十倍。

但长期以来,广西边贸做得有声有色,却不具备产品加工能力,只能收点微薄的“过路费”,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边民互市贸易的蓬勃发展虽带动了物流运输、餐饮等行业的成长,但这些产品多穿‘岸’而过,没有在当地落地深加工,而且广西互市贸易缺乏龙头企业支撑,未能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对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用率也较低。”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晓钦说,广西因此提出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重点承接粤港澳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落户“口岸经济带”,促进跨境贸易由“通道型经济”向“口岸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东兴市江平工业园的京港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二批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的首家企业,业务主管周先生表示,坚果年产量可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2.5亿元以上。他说,这几年东兴一直在探索如何将边贸规范化,政府引导边民成立合作社,公司则与合作社合作,既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又能提高边民收入。还与越南金融机构合作,使边贸交易资金往来更安全便捷。

港企从菲律宾迁移而来

在龙州县水口边贸加工扶贫产业园,民之天食品公司加工开心果、夏威夷果等八个品种,年产量达万吨,成为“三隻松鼠”等零食品牌的供货源。据悉,坚果进口关税为10%至25%,增值税17%,若以边贸形式落地加工,原料进口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业内人士称,“边贸加工厂”的原料成本理论上最多可以省25%至42%,对于需要产业转移并以进口原料为主的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是非常好的转移目的地。

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从菲律宾迁移而来,该公司行政总监熊勇称,之所以转移到东兴,就是看中了东兴的“边贸优势”,通过依託“边贸+加工”模式,企业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效益十分明显。

东兴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劲风说,2016年从东兴互市贸易区进口坚果5万吨,实现互市商品落地加工2.6万吨,预计未来三年进口量将翻倍。

东兴市澳门豆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徐总说,集团计划在东兴总投资15亿元,其中食品加工厂一期投资逾2亿元,加工通过互市贸易落地的海鲜,包括鱼滑虾滑,以及坚果、牛肉,年产量近2万吨,以冷链货柜车直接配送到全国的数百家连锁店。

通过理顺边民互市贸易和加工企业规范化收购的关系,该企业原材料成本得以大幅下降。澳门豆捞董事长汪尧松向带队来访的东兴市长陈建林表示,优惠的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政策使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效益,集团将加快二期项目建设,让东兴成为“澳门豆捞”主要加工生产基地。据悉,广西的边境贸易中,仅进口的海鲜类产品,每年就超过60亿元。

“贸工互动”加快边贸转型

“目前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已达19家,今年有望增至30家以上。”东兴市工信局副局长姜彪说,东兴充分利用互市商品免税、物流成本低等优势,重点发展海产品、坚果产品、特色果蔬和饮料食品药品、红木等十大类跨境加工製造业等加工企业。“东兴区位优势明显,又有边贸和越南劳工带来的双重成本优势,园区招商情况良好,以东兴牛轭岭工业园为例,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米的厂房已全部租完,还不停有企业来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