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珠海斗门:升级创新实力 壮大实体经济

近几年,斗门从技术、资本、人才等多个方面着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图为格力电器现代化生产车间,经过技术改造后,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关铭荣摄

位于珠海斗门区新青工业园的伟创力生产车间里,SMT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每条生产线仅有一名工人对生产过程进行操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这个传统的代工巨头正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今年一季度,伟创力实现产值79.47亿元,同比增长30.42%。

创新是打开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当前,珠海正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作为珠海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斗门近年来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园区平台、引进优质项目、加快产业升级,努力向“创新区”转型,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一季度,斗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1%,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呈企稳向好态势。斗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江田园生态新城的目标,斗门将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产业之变

告别“代工独大”装备制造兴起

作为珠海最大的外资企业,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在珠海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能提供全套的PCB、PCBA、金属冲压、注塑、模具制造服务,还拥有值得称耀的供应链中心和配送中心。”伟创力珠海工业园总监胡柯介绍。

过去,斗门的产业基本上以加工制造产业为主,伟创力“一企独大”、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经历全球金融风暴后,一场由传统代工厂向智能制造企业的转型正在加速展开——伟创力正从传统的电子产品加工向医疗电子、航天航空、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高精尖产品生产加快转型。

2016年,通过引进高精密自动印刷机、全自动光学检测机等高尖端的设备以及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伟创力每天能减少80名一线员工的工作量,产能提高25%以上,能耗下降25%。

以伟创力为龙头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也是斗门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的缩影。除此之外,以太平洋海工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格力电器为龙头的节能环保智能家电产业、以光宇电池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海大集团为龙头的特色生态农业共同构筑起斗门“五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这其中,支柱产业正进入转型切换期,新旧产业更替、内部转型升级同步进行,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现代产业正成为支撑斗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在斗门富山工业园的海岸线上,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签约生产的船台已排期至2018年底,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外贸进出口金额达1.37亿元,同比增长4686.4%,成为斗门先进装备制造业今年的亮点之一。

来自斗门区科工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斗门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超三成,实现“高开”。其中,行业产值136.6亿元,增长31.5%,行业增加值30.93亿元,增长35.9%。“五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也推动斗门经济总量跃升、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斗门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体之变

高企快速增长创新渐成企业共识

在斗门新青科技工业园,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部副总工程师金家峰反复记录和对比着光跳线产品的试验参数。2016年,汉胜光跳线及铠管光缆项目吸引了国际著名通信运营商的关注,收到了来自国外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订单。

经济新常态下,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转型升级浪潮正为斗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带来强大推力。但在斗门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以农业起步的斗门,中小企业普遍仍然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品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需求更加迫切。

近几年,斗门先后出台《斗门区落实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办法》《斗门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斗门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从技术、资本、人才等多个着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系列“组合拳”下,斗门区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斗门区高企总量达70家,同比增长79.5%。同时有43家企业申报高企培育入库,目前高企培育总量达38家,同比增长115%,而针对2015年申报高企及高企培育入库的24家企业奖补达728万元。

在创新引领下,一批优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通过自主创新的尝试,2015年光宇电池基本实现聚合物锂电池全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光宇电池行政部经理杨成介绍,2016年,这个全国第二、全球第五的聚合物锂电池制造商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1.68亿元,较2015年增长24.24%。

不仅是光宇电池,鹏辉电池、星宇航空、格莱利摩擦材料等都通过在各自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成为龙头企业的“后备军”和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推动形成合理的企业梯次结构。

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斗门还通过实施“强龙”计划,加大对珠海方正、运泰利、玉柴船动等龙头企业在融资、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大龙头集聚大产业。

“目前,珠海方正正加紧二期工程建设,筹建全球首家智能化PCB工厂,打造全球高端通信、服务器及存储PCB的生产中心。”珠海方正印刷电路板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胡永栓介绍,届时珠海方正将基本实现无人化操作,年人均产出将超过150万元,3倍于目前业界的平均产值。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