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佛山深化中欧合作 打造对外合作桥头堡

  上周刚刚结束的2015年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将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新城)。2015年,中德工业服务区不仅成为佛山的焦点,还成为了世界的焦点。除了首届“互联网+”博览会外,还成立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并成功举办了多场大型中欧合作交流活动。

  2014年4月,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成为首批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2015年,中德工业服务区继续深化中欧合作,打造成中国对外合作的桥头堡,成为佛山与国际对话的窗口。

  关键词:合作共赢

  中德11城牵手组建工业城市联盟

  近两年来,中德工业服务区高品质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在多方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蓝图已呈现,逐渐享有“不是欧洲,胜似欧洲”的美誉。

  发起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倡议

  6月23日,“创智融合 赢享未来——中欧中心启用暨国际项目路演大会”在佛山新城举行。此次项目路演是佛山首个国际项目路演,来自欧洲多个国家,囊括了汽车、机器人、IT、环保等多个行业的近百个项目正式对外公布合作需求。活动当天,吸引了400多家本地中小企业和50多家风投机构现场对接涉猎合作商机。

  9月10日-12日,佛山新城承办了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同期举办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以及“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利用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的契机,佛山联合江门、株洲、肇庆、揭阳、云浮与德国不莱梅、汉诺威、乌珀塔尔、奥斯纳布吕克和亚琛共11个城市,现场签署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协议,宣布共同发起“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倡议。该联盟将从经贸拓展、产业合作、人才培育、金融互助、人文交流五个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力促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服务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表示,佛山市将以中德工业服务区为依托,联合德国主要工业城市、我国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泛珠三角合作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区域代表性工业城市,共同组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通过联盟城市间的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将德国制造“质”的优势和中国制造“量”的优势紧密结合,探索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机对接、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国家(地区)市场的有效路径。同时,通过以中德工业服务区作为联盟总部,放大国家级平台品牌效应,打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策源地、中欧产能第三方合作实验区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区。

  在产城融合方面,平台载体与企业结合,佛山新城打造了全球首个“机器人超市”,将国内外的大企业汇聚到一起,既提供一个互相竞争与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方便了客户。机器人超市的定位不仅是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还是研发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机器人超市还将引入知识产权法庭,整合国内外高端检测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创新模式使多家全球机器人行业巨头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了佛山新城。刘悦伦称,中德工业服务区将以机械制造、智能装备的工业展览为重点,以佛山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依托,力促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带动产业发展,甚至留驻本地发展。

  关键词:创新驱动

  3-5年内孵化50家高新技术企业

  10月19日,广东省创新转化生物产业园在佛山新城奠基。该产业园定位为国际生物产业中心、国际生物与金融产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生物产业的“转化-创造-交易”中心。

  据了解,广东省创新转化生物产业园将围绕生物医学重要药物研发及产业化、临床检验装备和重大生物装备研发制造两大方向,设置生物产业孵化、创新转化生物产业、重大(生物/医学)装备产业、创新生物基金融产业交易四大功能平台,汇聚创新研发、高端制造、商务服务、生态景观于一体。

  目前,在生命健康产业链的产业孵化平台、科研项目落地、产品市场开拓上,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为标杆的科研机构,已与佛山新城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物产业园区拟通过3~5年建设,吸引创新团队入驻,孵化50家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提出,佛山新城要以“三个一”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即“规划一个产业园区、建设一个基于健康大数据的综合试验区、引进一批创新团队”,以都市型产业驱动顺德北部片区实现升值。

  把握佛山新城成为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机遇,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为响应人才培养的号召,11月25日,“中德工业学院挂牌暨中德现代工业服务论坛”在乐从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中德工业学院正式成立,将借助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平台,面向国际和市场,为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人才。

  佛山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徐平表示:“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职业人才,希望中德工业学院用创新、务实、灵活的机制和办学举措,以全人才链对接全产业链,成为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中德工业学院院长邓文新教授表示,中德工业学院要成为中德工业服务区乃至顺德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人员培训中心和国际企业合作发展中心。

  关键词:学习突破

  打造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

  今年6月29日,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鲁毅应邀出席2015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论坛并发表演讲。论坛期间,佛山新城作为首批中欧新型城镇化合作示范区,集中展示了中欧合作的最新成果,并在国家发改委和欧盟能源总司的见证下,与德国PKS公共关系与战略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声明书,共同在佛山新城打造“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创新平台”,在绿色产业园区、工业展会等方面开展合作。

  佛山获此次评选最高奖项

  除了合作,中德工业服务区也在绿色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11月24日,在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颁奖典礼上,中德工业服务区代表佛山领奖。据悉,在此次评选中,佛山凭借在低碳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综合管廊、智能交通等方面的成果,荣获此次评选的最高奖项——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卓越奖。与佛山一起获得这一殊荣的还有法国斯特拉斯堡市。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法国斯特拉斯堡市在公共交通网状网络和多式联运网络方面发展迅速,被视为绿色智慧城市的“先驱”。而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在对标欧洲规划引领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禀赋资源和经济发展实力,因地制宜,积极实践。特别是借鉴德国弗赖堡低碳生态城市、法兰克福绿色建筑、西班牙巴塞罗那智慧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慢行城市等经验,在低碳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综合管廊、城市交通等方面率先突破。

  佛山新城成中德对接桥头堡

  以推广建造绿色建筑为例,目前佛山新城在建绿色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佛山新城是中德绿色建筑国际合作论坛第二站,佛山新城将成为双方绿色建筑在华南地区对接的“桥头堡”。此外,佛山新城还学习西班牙巴塞罗那等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佛山新城是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一个华南地区“智慧城镇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是“智慧佛山”的建设示范工程。佛山新城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分步实施等办法,按照“24小时无处不在的(网络)”愿景和“一个中心、一张网络、八大服务”的总目标,基本实现民众在公共区域免费上网,完成一批智慧生态、家居、警务、行政服务、城市管理等项目,比如智慧内河涌、智慧菜篮子、智慧安监市监、智慧社区、智慧路灯等。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8日,2015年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中欧中心举行,来自中欧两地嘉宾立足中德工业服务区,分享欧洲经验,聚焦“绿色”和“智慧”两个关键词,探讨佛山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