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定西市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渭源县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全县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我县中医药工作水平,为定西市加快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做出积极贡献,按照《定西市创建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作用,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推动中医养生、医疗、康复、科教、文化等工作全面进步,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以简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加快落实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中医药服务“三个百分之百”新农合报销政策,即:在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中医药费用(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诊疗项目)新农合1%报销;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地产中药材及验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的门诊费用,在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中1%报销;参合农民使用全省统一调剂的院内中药制剂治疗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新农合1%报销。(责任单位:县医改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计局)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对全县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扶持力度,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在综合医院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并设专职工作人员,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按照省市要求,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和日常业务考核指标,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激励机制。在中医医院设立一级临床科室15个以上,建立标准化中药房和煎药室,配备相应中医诊疗设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和标准化中药房,实施全省“三个三分之一”政策,开展不少于3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定期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建成1个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民营医疗机构和个体中医诊所作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补充,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纳本地有知名度的中医师,通过多点执业、对口帮扶等措施,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民营医院须设置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在县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指导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康复方法,对部分术后功能障碍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按照新颁布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中医诊所的设立和医疗服务。(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人社局)

(三)壮大中医药服务队伍。认真实施人才培养项目,积极引进各类中医药专业人才,提升全县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开展中医药人员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综合医院积极开展“西医学中医”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在西医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加强中西医协作。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确保出师合格率达到9%以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和全科医生。继续做好中医类别骨干医师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护理、中医药康复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平台及省、市、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对全县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卫计局)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在综合医院门诊设立中医综合诊室,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等中医药服务,西医临床科室有相应的中医优势病种或中医优势治疗环节,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会诊、参与急诊急救、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等相关制度,中医药管理科对临床科室中医药服务比例、中药使用比例、中医药特色三级医师查房、中医师会诊、中药非药物疗法、康复治疗人次等建立考核和激励制度。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提高急诊科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根据全县疾病谱科学规范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程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开展不少于5种的中医诊疗项目,病床使用率达到95%以上,住院病案甲级率达9%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有中医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当地疾病谱排序,至少确立3个以上重点发展的中医药优势病种,该病种门诊处方比例达8%以上。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方数比例达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科技局)

(五)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健全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成立中医科,研究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与途径;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药监督科,监督医院中医药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中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疾控、妇幼保健等机构要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饮食起居、食疗药膳、优生优育、产后康复、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慢病患者,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养生保健和进行中医药干预。(责任单位:县卫计局)

(六)做大中医药服务产业。全面贯彻落实推进中药精制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现代制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上要求,落实开展全国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各项工作,开展中药材资源调查,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积极推进当归、党参、红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种植,建成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和扶持药品生产企业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支持企业和医疗机构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并能积极引导当地医疗机构优先使用省级招标目录中的甘肃地产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全县中药材种植为依托,建设中草药种植园区,发挥园区聚集效应,提升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加工体系,加大中药材精深加工、药品生产等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和东南亚国家,鼓励支持中医药生产企业和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海内外贸易关系和协作网络,选派县内中医药专家学者赴境内外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产品,以医促药、以医带药、以药助医。(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卫计委、县农牧林业局、县药材办)

(七)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按照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总体规划,积极推动中医药养生旅游。重点将旅游开发与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挖掘、中药材产业链延伸有机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加快中医药养生向旅游产业转变。紧紧抓住道地药材质地优良的特点,积极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保健产品,增加中药附加值。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使养生与健康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拓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能力。集中农林、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县卫计局)

(八)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宣传国家、省、市、县有关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宣传《中医药法》,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学习中医、使用中医、宣传中医”的浓厚氛围,共同推动创建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宣传教育栏,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每年提供不少于1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宣传资料,县级医疗机构每年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文广部门要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艺术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在居民集中区、公路干道、医疗卫生单位,以健康文化墙、标语、灯牌、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政策、科学理论、独特疗效和重要价值,积极推广面向大众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和科普知识,营造以中医药人文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的独特功效,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和知晓率。(责任单位:县文广局、县卫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按照市上要求,成立定西市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渭源县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工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各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狠抓任务落实。

(二)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的合力,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顺利发展。卫生计生部门作为推进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要对各项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指导;发改、工信、财政、科技、人社、食药监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三)加强督导,确保实效。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和时间节点,分步骤、分阶段,保质保量完成创建任务。县卫计局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责任部门甚至个人,责令限期整改落实。对于敷衍应付,工作进展不力,影响创建工作的部门,要及时汇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