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张掖山丹旅游业突破季节瓶颈发展迅猛

  自古钟灵毓秀地,又遇文化活水来。连日来,山丹县抢抓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着力推动旅游、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一季度,该县共接待县内外游客18.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200万元,同比增长32.9%和33.6%,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这组新出炉的数据表明,山丹旅游业已突破季节瓶颈,呈跨越式发展态势。

  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段的山丹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焉支山、亚洲最大最美的皇家军马场、亚洲最高室内泥胎贴金坐佛、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夯筑长城、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故居及其捐赠的5000多件珍贵文物……留下了诸多人文、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然而,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市场优势。不容回避的是,多年来,提及山丹,很多人还停留在“羊肉、炒拨拉、油菜花、军马”的简单印象中。

  面对国内旅游产业千帆竞发的格局,山丹人奋起直追,后发赶超。

  近几年,在深入调研、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全县上下凝聚思想,形成了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坚定了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全县旅游业呈现档次提升、规模壮大、效益增长的良好势头。

  关于旅游业,县委书记赵学忠有自己的见解:“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生态张掖建设大局,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提到山丹的文化旅游产业,不得不说焉支山,不能不提大佛寺。

  “我们一直把焉支山和大佛寺当作旅游业的两张王牌来打。”赵学忠说。

  山丹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山丹旅游这条巨龙腾飞,必须舞好焉支山、大佛寺这个“龙头”。

  为此,县上组织专门力量修编完善焉支山、大佛寺景区规划,聘请西安麟德、湖北佳境等规划设计单位对焉支山景区游客中心、观景佛塔、隋炀帝行宫、焉支峡滑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大佛寺景区佛城广场、游客中心等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

  在大佛寺景区,投资4820万元建成1.6公里景区道路和七孔牌坊、经幢、云柱、放生池、九龙沐太子、星级旅游厕所及广场佛文化卷轴、祁家店水库亲水平台,设置广场大型高杆灯4盏,完成广场铺筑和天龙八部喷水池、千佛殿地宫的周边硬化以及游客中心、展示馆的室内装饰,广场主体建筑彩绘已完成,千佛殿地宫的装饰装修已竣工,千佛殿滴水观音铜像安装完毕,完成少林武校、演艺厅、售票厅和祁家店水库环湖栈道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建成环湖栈道40米,设置景区全景图和导览标识牌。

12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