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泉州开发区探索“五力聚能”新举措 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开发区,建成区清濛园区9.5平方公里内集聚着300多家非公企业,规上企业107家,4万多名从业人员,党员1570名。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内生动力不强,与企业发展融合不紧密等问题,近年来,泉州开发区党工委紧扣建设标准化标杆园区工作主线,以党建融入非公企业公司治理为重点,着力建构“五力聚能”园区非公党建内生机制,突出提升政治引领力、发展支撑力、先锋源动力、党建牵引力、园区凝聚力,推动党建成为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强大引擎,有效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组织运行“动力轴”,提升政治引领力

  通过园区集中开展非公党建,完善的组织是关键。泉州开发区主动适应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特点,发挥党工委统筹主导作用,健全完善抓区域、抓集群、抓产业的工作方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一体化运行体系。

  一是园区层级联动。党工委下设“两新”组织党委,具体管理非公党建工作。立足镇、村设置的实际,把全区划分为4个党建片区,每个片区成立党建工作站,配备4名专职党建联络员。同时把党组织建到车间、班组和工程项目一线,全区设立79个车间党小组,构建形成园区党工委—“两新”组织党委—片区党建工作站—非公企业党支部—车间(班组)党小组五级党建工作联动体系,建强层级联动、协同发力、运行高效的园区党建动力主轴,扎实推进园区党建工作。

  二是网格跨企联建。依托发展强、党建强的“双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和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原则,全区划分18个党建网格,将区域内各类企业特别是党建薄弱企业全部纳入范围,统筹推进。选优18名“双选聘”党务干部具体负责网格内党建工作,不断完善“1个龙头企业党组织+1名双选聘党务干部+若干个非公企业”党建架构,推动企业党建向功能性和开放性转变。

  三是一线党群直通。在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面推行“党群直通车”,即党员联系职工制度。建立“1+X”服务对子,每名党员分别联系5-15名职工群众。全区136家非公企业党支部1045名非公企业党员分别与14200多名职工群众结成挂钩联系对子,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先锋模范表率、企情民意调查、人才培养推荐、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学习联络等工作,构建“支部、党员、职工”三位一体、互通互联体系,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打造治理融合“共同体”,提升发展支撑力

  推动非公党建与现代企业治理有机融合,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泉州开发区通过“四个双向”,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使党建工作成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是党的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双进入。推动305家企业“党建入章”,新注册企业100%实现“党建入章”,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引导和推动党组织班子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组织架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管理层深度融合。107家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100%进入经营管理层,推动53.6%的企业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8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均有党员董事,上市企业中党员高管或业务主管达86名、占45.2%。

  二是党的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双发力。建立健全党企联席会、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制度,构建党组织融入企业治理的常态机制。推动党员和职工群众为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建言献策,建立健全人事人才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九牧王公司党委建立党群恳谈会制度,吸纳党员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有效推进智能工厂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提升9%。艺达公司党支部针对安全生产问题,联合行政梳理形成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岗位安全规范等7大方面29项制度,让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党的政治优势与提质增效双融合。紧扣企业发展的需求点,引导企业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持续开展“承诺、践诺、评诺”工作,推动党员在生产和项目一线打头阵、当先锋。全区设立党员示范岗382个、党员责任区1107个,党员立足岗位作出2956个承诺事项。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累计提出金点子397个、解决企业生产难题258个、优化生产流程192个。争当科技创新先锋,46支党员科技攻关小组承担重点技改项目28项,开展59个课题攻关活动,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党员发明专利28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5.31件,位居全市第一。

  四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双促进。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党员带头塑造积极、奋发、进取的企业文化,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丰富党组织活动内涵。开展党员奉献日、“关爱员工”和各类文化活动等,引导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安心工作,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职工群众融合共赢。九牧王公司党委打造“牧心者牧天下”文化,形成企业、党员、职工“团结、互助、合作、共享”良好局面。疫情期间,企业党组织组织党员职工开展信息排查、体温检测、卫生消杀,做好职工情绪疏导、健康知识普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突出队伍培育“强引擎”,提升先锋源动力

  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红色细胞”的有力支撑。泉州开发区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和企业出资人三支队伍一体化培育体系,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一是突出“红色引领”,紧抓出资人队伍。举办“企业家大讲堂”,深入开展青年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考察,在让企业出资人接受高端培训的同时,观摩考察大量抓党建促发展的成功范例,强化对党建的认同感,形成“党建也是生产力”的广泛共识。以丁水波、林聪颖、郭镇义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战略视野不断拓展,党建意识不断增强,引领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逐渐成长为全国、全省、全市的拔尖人才。

  二是育优“红领头雁”,紧抓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讲政治、爱企业、懂党建”的标准,选好配强126名企业党组织书记,全部由党员业主、行政副总等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推行党组织书记分级管理、差异激励,综合考察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作用发挥、公认度等进行量化评定,分为“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个层级,分级每月发放200-500元津贴,动态管理,激励自我提升、争先进位。实施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举办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邀请列席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挂钩帮带等形式,不断提升其推动企业发展、抓好党建工作的能力。每季度举行党建点评分享会,解决党建疑难问题。

  三是锻造“红领先锋”,紧抓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党员培优工程”,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近两年,园区企业新发展党员168名,培养中层以上技术骨干219人,研发新产品新技术137项,全区非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和技术层党员多达856名,占非公党员总数的81.9%。每月举办1期“非公党员学堂”,开展车间一线党课微宣讲、学习微研讨、读书微交流等研学活动1560多场次,全面提升党员政治、业务素质。

  念好考核评价“紧箍咒”,提升党建牵引力

  紧扣非公企业的发展目标,健全党组织考核管理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党组织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是党建项目清单化。分级建立园区、片区、网格、企业四级党建工作项目清单,通过定目标、定事项、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和定期分析推进等措施,精细化管理推动党建工作有效实施。每月印发非公企业党建任务指导性清单,列出每月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明晰指导。采取党建载体区域联合形式,举办“园区党旗红 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党群志愿活动等16项党建特色项目活动。去年以来,全区共立项52个项目,并形成17个创新案例。

  二是组织管理星级化。深化开展“海丝先锋”达标创星活动,实施非公企业党组织分类管理,全面摸排分析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队伍建设、组织生活、工作保障、作用发挥等情况,把园区126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分为示范类10家、达标类29家、成长类53家、孵化类34家。积极开展非公党建示范行动和晋位提升行动,分类采取不同措施,激励党组织晋位升级,全区非公党支部评星定级良好等次以上占比82.6%。

  三是党建考核具体化。推行述职评议、项目点评、分类评级、星级评价办法,每年初制定《年度非公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从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内活动等6大方面16小项明确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两新党委”与企业党组织、全区130多名企业党务干部签订《党建考核责任书》,每季度举行非公党务干部论坛,交流党建工作,开展项目点评;年底开展“双选聘”党务干部述职考核,“两新”党委结合平时掌握、述职情况逐一综合点评,对考核良好以上等次的发放绩效奖金,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

  拧紧高效服务 “一条心”,提升园区凝聚力

  充分整合园区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员等各方力量,健全非公党建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经济发展动能,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

  一是完善党员挂钩帮扶,面对面指导。实行党工委领导挂钩重点非公党建联系点制度,定期与企业主促膝交谈,抓好政策宣传、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党建工作。健全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挂钩、部门包片、党员包企制度,150多名党员干部分片联系、逐企走访,提供包保服务,当好惠企“宣传员”、解难“协调员”、企事“代办员”, 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党员职工问题需求等问题1657个。

  二是健全暖心助企制度,心贴心服务。开展党建强企22项“联合行动”,从区直涉企部门抽派业务骨干,按照熟悉部门政策、园区管理、行业管理、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组建12个非公企业导师服务团和23支暖心助企志愿服务队,巡回走访企业,为企业提供党建指导、法律咨询、项目申报等服务,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疫情防控期间,导师服务团为企业开辟审批、原料运输、企业用工、企业续贷提供咨询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次,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三是加大党建经费保障,肩并肩推动。健全完善非公党建工作经费激励制度,区财政每年拨付党员人均活动经费在1000元,每年扶持新组建一批企业党组织、开展一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一批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补贴一批专职党务干部、慰问一批困难党员,为企业党组织、党务干部和党员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近三年,落实各项非公党建工作经费共计5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