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全球化人才引力场”缘何形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手记

【“归国潮”透视】

“全球化人才引力场”缘何形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董城张景华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

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再次强调深入推进“三城一区”建设,围绕“三城一区”展开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其中的“一区”,指的是位于北京东南亦庄地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被称为“北京亦庄”。

这里,也是首都高端实体经济和留学海归人才集聚之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全球人才引力场,让北京亦庄在“并跑领跑”的创新之路上,越来越快。

在北京亦庄,发挥着扛鼎作用的顶级创新人才,很多都有着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归国以前无不曾在国外享受着优裕的生活。他们为何选择归国创业,背后反映出我国怎样的人才制度优势?本报记者访谈多位“海归创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试图破译一些密码。

一股最强劲的底气

作为科学家,在美国顶级高校和企业工作生活12年,始终坚守中国国籍。儿子在美国出生28天即举家回国创业,从此儿子再没回过美国。这是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谢良志的人生选择。

1991年,25岁的谢良志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进入世界顶尖的化工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学习。一年后,他又以全系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博士资格,并进入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王义翘教授实验室,并在4年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化工博士学位,进入世界顶尖的制药企业美国默克公司,领导全球领先的腺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生产项目。

要不要回国?对于早期出国留学的很多人来说,是个需要选择的问题。当时,国内外不仅在生活硬件上有着差距,在科研、实验室、管理方式等人才生存土壤的培育上,也存在巨大鸿沟。

“随时一个招呼,我就可以回来。”谢良志认为,自己在美国能做的都做了,回到祖国才是正确的选择。

2002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遇到关键瓶颈,急缺掌握大分子生物药技术产业化的高端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谢良志毅然回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谢良志团队已经研制出5000多种重组蛋白和9000多种高质量抗体工具试剂,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重组蛋白工具库。这些高端试剂销往世界60多个国家,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的重要支撑。

“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无疑是海外人才归国创业最强的底气。2015年,谢良志被授予“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作为北京亦庄最早一批归国创业的顶级人才,15年来,他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感召了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就业。

一种有远见的追求

陈重建,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安诺优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原本打算在法国做博士后,取得科研成果后回国当教师,等待基因组产业发展曙光的到来。没想到,机遇在中国,来的这样快。

“你说什么他都听得进去”“他的做事方式和性格大家都喜欢”“我们这儿员工平均年龄27岁,从不搞一言堂”“很多海归人才,都是被他的个人魅力吸引来的”,同事们如是评价陈重建。

其实,这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军人才,也才三十多岁。

2007年,陈重建博士一年级,赶上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计划,得以前往法国巴黎十一大学系统学习生物信息学。2011年,陈重建到著名的居里夫人研究所做博士后,在IT和生物交叉领域精耕细作。

2012年年初,二代测序仪带来基因组科学大发展,各种临床应用增加,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科学从科研走向民用。陈重建一下子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萌生了归国创业的想法并迅速做出抉择。他谢绝法国导师的极力挽留,毅然回国创业。

业内人士介绍,陈重建团队一项领先科研成果叫作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目前,我国妇女在怀孕期都要进行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检查。传统方法是抽血化验,如显示高风险,还要进行羊水穿刺,给孕妇带来痛苦。而用基因检测办法,只需5毫升手臂血,就能进行准确率近乎100%的筛查。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2000家医院使用,花费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

“我就想回国闯一闯,发展的机遇在中国”,像陈重建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归年轻人正在选择一种有远见的追求,激扬青春与祖国共奋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一种可持续的机制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合生介绍,目前,该区域内已经聚集了数万名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人才,数千名留学海归人才、数百名“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百余名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数十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

依靠这些人才,北京亦庄迅速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多年以来,作为北京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北京亦庄围绕吸引高端人才,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设立表彰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博大贡献奖”,奖励涵盖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在内的“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每年设立两亿元人才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成立各类产业基金为高端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吸引海归人才,既需要培育创业土壤,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落实落小落细地开展机制创新,从住房、职称、健康等细节入手,解决后顾之忧,不断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了让“全球人才引力场”的“引力”更强更大,北京亦庄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聚才”举措:精装百余套人才公寓,改善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生活居住条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体检,为外籍人才入区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区内产业人才子女教育问题,实现高端产业领军人才子女按需顺利入学。成功争取成为北京市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试点,累计推荐60多名产业人才破格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推荐10多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高端人才获得研究员职称。

《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