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中关村科学城生态科技新区带动力强劲

  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三个未来海淀区发展新引擎建设全面提速。中关村科学城4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启用、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开复工面积607万平方米、“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全面启动……在日前召开的海淀区2013年上半年工作会上,三大功能区建设指挥平台纷纷交出了各自的“期中考试”成绩单。

  高端功能区 带动力日显强劲

  中关村科学城,集聚了一批中国最具智慧的人们,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两院院士路甬祥认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将加速中科院科研开发环境的改善,使科技人员拥有更好的工作空间,以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早在2013年年初召开的海淀“两会”上,海淀区便承诺:2013年,中关村科学城将加快业态升级,把能够调整和发展的空间纳入科学城政策范围,力争新增8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而今,时间过半,科学城42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12个项目约4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启动。海淀一丝不苟地履行着承诺。

  与中关村科学城呼应的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半年来开复工项目68项、面积607万平方米,地区面貌日新月异。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初,在投资金额243亿元的16个项目集体落户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同时,中关村创新中心区(CID)概念破茧而出,成为了北部地区建设新的着力点,与南部地区的中关村科学城知识创造中心相辅相成,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南优北拓,东合西美”,与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并驾齐驱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半年来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故宫博物院调研组到访、香山中心区等重点片区整治规划取得北京市认可……,这些无不证明着三大功能区对地区发展的带动日显强劲。

  “三驾马车” 驱动地区发展新引擎

  三大功能区建设事关海淀区新一轮发展全局,是海淀全区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

  加快建设北林生态创新园、北航航空航天创新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加快推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小米科技园……,下半年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加快建设将迅速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可以预见,中关村科学城“到2015年,将聚集3万名左右全球一流的高端人才,培育形成4—6家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大企业,孵化壮大上万家‘专、精、特、新’中小型科技企业;同时要打造一批行业一流的特色产业园,聚集企业总部及研发机构”的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同样“贵”为海淀未来的万亿级增长极——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将以高标准建设CID未来,CID将放弃过去的工业基地、产业园区模式,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创新产业驱动城市繁荣。不久的将来,一个产值超过万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CID,一个山青水绿、宜居宜业的CID,一个城乡统筹、共赢发展的CID将呈现在世界面前。

  与此同时,一个彰显海淀文化魅力,集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与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于一身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也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将按照就地改造、就地搬迁安置、异地搬迁安置三种模式加快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

  在三大功能区“三驾马车”共同驱动下,海淀发展新引擎开始强力推进海淀新一轮经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