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中关村核心区从科技园区转型创新城区

  海淀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海淀区域研发、转化了一批与世界同步或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产生了66项国际标准、590项国家标准,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海淀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70%以上的龙头企业坐落于海淀。2012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淀区域内共获得通用项目91项科技成果,占北京获奖总数的68%,占全国30%。海淀区在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持续领先,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高速增长,高技术服务业不断壮大。

  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科学发展

  海淀作为全球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区域内已形成投资加孵化、开放创业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涌现出清华科技园、联想之星、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等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未来海淀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的融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优势转化,具体的推进方向有如下几方面:

  研发导向化。发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海淀区内集聚了全市70%的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共建企业实验室、共同承担研发项目、共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仪器、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成果转移。

  成果市场化。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海淀已经和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单位共建了3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北航、北邮、北理工等单位建立了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还有1家中央研究院,他们将通过模式与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实现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2009年8月,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落户海淀,通过多样化的技术交易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2011年中技所举办的首届专利拍卖会成交率高达4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20%。

  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协同创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期)已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正式投入运营,包括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创新计划、英国加利恒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西班牙工程数值方法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等10余家中外机构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围绕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包括商业拓展咨询、技术展示与推介、项目对接、运维支持等深层次、全方位服务,并探索新型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

  创业专业化。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培育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淀区内聚集了各种业态的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既有原生态的“车库咖啡”、“贝塔咖啡”、“3W咖啡”等创业聚集地,也有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面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市场、产品、招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人才、科技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涌动与融合,推动了区域的创新创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聚集。目前,海淀区内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其中国家级13家;大学科技园1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孵化场地总面积163万平方米,在园企业总数达3531家,累计孵化企业6579家,累计毕业企业总数1757家。

  金融科技化。近年来,海淀区着力于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轻资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全程化。中关村西区聚集了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能够满足企业初创、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服务需求,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123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