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安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助力转型升级

自2013年安庆市城区老工业区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2015年安徽省发改委批准《安庆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以来,安庆市老工业区在企业整体搬迁改造、新产业培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方案》中确定的283个项目,已完成项目163个,完成率达到58%。通过以上项目实施,已经腾退土地6661.87亩(折4.44平方公里),占实施方案计划腾退土地7.39平方公里的60.1%。

安庆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主战场在大观区,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大观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老工业区基地搬迁改造“四个着力”要求,把企业搬迁改造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把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提升作为推进老城区转型的重要内容,把老旧社区改造、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老工业区民生工程专项,以此带动五大发展,实现转型跨越。

“三大工程”助力一批企业凤凰涅槃

针对企业搬迁改造中面临的资金筹措、产业转型、搬迁点选择、落后产能退出中的难题,成立了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大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的工作机制,实施定向调度。截至目前,计划实施企业搬迁改造147个,三年间已完成搬迁改造企业105家,既调整了老工业区空间布局,又引导一批企业成功做大做强。

方式方法上坚持一企一策,区分不同企业情况有针对性制定搬迁改造方案,切实做到了“四个一批”。

一是转制改造一批。针对历史包袱重、难以转型升级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调整规划、整体拍卖、吸引社会资本,实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革。目前,共完成57家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造,促进一批老企业职工和资产成功走向市场。

二是搬迁升级一批。针对企业经营较好、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通过退城进园,促进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一是政府收购模式。针对散落在老工业区范围内的民营企业资产进行整体评估收购,在专业园区规划地块承接老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老企业的升级、扩能、换代。二是搬迁收益奖励模式。针对市属老国有企业,调整老工业区内搬迁企业地块的规划性质,企业拆除和搬迁成本由政府支出,老企业地块形成净地后公共出让,出让净收益部分奖励企业用于转型升级。三是新项目带动模式。针对中央企业,采取增量项目带存量搬迁的方式推进搬迁改造。目前,共完成29家企业搬迁升级改造。

三是兼并重组盘活一批。共完成5家企业资产兼并重组。通过引进资本,激活老企业内生动力,实现起死回生。胡玉美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百年历史,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化改造,重新焕发生机,2016年实现产值1亿多元。染织厂通过引进上海资本,实现转型。

四是棚改征拆退出一批。对落后产能的僵尸企业,通过成片列入棚户区改造的办法实施拆迁。目前,共对32家企业实施棚户区改造征迁,投入资金2.5亿元。

在搬迁改造中,坚持产业为核心的思路,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实施传统企业升级工程,推进老企业跨越式转型。每年安庆市委、市政府拿出5亿元用于扶持工业和科技创新,加大传统企业扶持力度。安徽华茂集团、泰发能源公司、菱湖油漆、曙光化工集团等搬迁改造企业从中获益。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制定上市扶持政策,鼓励搬迁改造企业上市,倒逼创新管理模式,引导新上项目。菱湖漆等5家搬迁改造企业也成功登陆新三板。

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推进老厂房发展新业态。通过固定资产奖励、五年内土地属性不变更等政策支持,支持城区老厂房发展文创、电商等新业态。引入“互联网+”的理念,把原地区制药厂打造成3.0升级版产业,其集合信息平台对接、物流快递等电商全产业链;占地256亩的华茂老厂区,通过开发“华茂1958”项目,建成了总建筑面积逾60万方的城中之城。

“三个加减法”加出新产业发展新动力

坚持“加新业态、加绿色、加功能,减老业态、减老厂区、减棚户区”。做好三个加法,加出了老工业区的竞争力。坚持“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的建设方向,老工业区“二区三园二走廊”的基本格局初具规模,中心商务区和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区中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45%;现代物流园、港口物流园和石油化工产业园基本建成;都市产业走廊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初显雏形。做好三个减法,减去了老工业区的历史欠账,经过三年的努力,105家工业企业顺利搬迁或改制,近260万平方米棚户区顺利改造,100万平方米老旧社区顺利实施改造,6个老厂区顺利转型为商业综合体、文化产业园、风情特色街。

目前,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新产业培育项目共安排16个,投资152.9亿元,已完成8个项目,7个项目正在实施。通过新产业培育,大观老工业区形成了“两圈、两馆、两所”的新产业布局。

“两圈”引领老城区业态升级。即:利用华茂老厂区发展的华茂1958、汇峰广场共建有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83万平方米,引入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吸引了创客咖啡、智慧教育、智慧家居等一批新兴业态,形成了菱湖创业圈。利用纺织机械厂、被单厂、染织厂等企业腾退土地建设了19万平方米百联、八佰伴大型商业综合体,吸引中国商业旗舰上海百联集团入驻,带动形成了滨江创业圈。

“两馆”彰显老城区发展张力。即:投资1亿元建设了黄梅戏艺术中心和文化博览馆,集中展示黄梅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集中展演黄梅戏作品,成为市民共享文化大餐的场所。投资1亿元建设科技馆,集中展示安庆工业发展的历史。

“两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就是依托化工主导产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研究院所和技术中心。一是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建设研究院,重点研究化工产业向化工新材料产业的转型。二是企业与武汉工程大学建设水性涂料工程技术中心,推进涂料行业转型升级。

“三项改革”改出老工业区发展新空间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项目繁多,资金量巨大,市、区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勇于担当,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安庆市政府和大观区政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通过财政直投、平台融资、棚改贷款、土地出让等多渠道加大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投入力度。

一是推行房票安置方式改革,加快棚户区改造。将过去的还建房建设方式改为房票安置,让棚改户凭票在市区商业楼盘购置商品房。2015年、2016年、2017年拆了260万平方米,拆掉了城市危房、拆掉了城中村、拆掉了市政设施不配套的居民区,4000多户棚户区群众搬进了新建的商品房,实现了棚户区居民住上高端的商品房。同时老城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棚改后地块尽量建设社区广场和绿地。

二是推行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国首个纯公益性外环北路PPP项目顺利建成。老工业区雨污管网建设运营PPP项目顺利实施。老工业区环卫PPP改革顺利完成。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PPP建设项目入选全国示范项目。以老旧社区改造和道路雨污改造为重点的海绵街区PPP项目已经招标,总投资6.7亿元。

三是推进搬迁企业多元化投资改革,加快企业建设园区步伐。实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创新,进一步放活国有工业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引导华茂集团建设占地1300亩的华茂纺织工业城,激励华茂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传统国企、传统纺织产业历经58年而不衰。激励企业到工业园区购买土地建设工业园。如曙光集团就投入40亿元建设占地816亩的曙光工业园。

通过三项改革,老工业区协调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市政设施建设实现突破,改变了老工业区基础条件。

老工业区敞开空间更多。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方案中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6个已全部完成,共改造棚户区260万平方米,投入150亿元,释放土地10平方公里。尤其是2016年启动了集贤关区域即集贤北路棚户区改造,完成改造50万平方米,为生态环境修复和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老工业区产业循环利用基础更加完善。投资30亿元建成了安庆石化油气管线迁建工程,将穿越主城区的8.8公里油气管廊全面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投资8亿元建成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部5公里长的公共管廊和专用港口,将化工企业上下游物料通过管道输送,既减少物料转运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又节约转运成本10%左右,还节约企业物料储存土地200多亩。

老工业区市政设施更加完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计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6个,已完成35个。打通了老工业区外环线,投资40多亿元建成了外环北路、外环西路、环城西路、沿江西路等外环线,形成了与高速路网的快速连接。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老工业区背街后巷改造、主次干道黑化、绿化、亮化、整洁化、便民化“五化改造”,共改造道路100公里。

“三个专项”增进老工业区群众获得感

在搬迁改造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突出实施老旧社区、文化、生态三个专项,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更加惠民,切实增进群众获得感。目前,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计划实施的25个民生项目中,已完成13个,正在实施的2个。

一是实施老旧社区改造专项,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大观区委、区政府出台创建美丽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5亿元,对未列入棚户区改造的老旧小区,实施“9+1”综合改造工程,即:推进“九项改造”(改造雨污管网、道路、环卫设施、亮化设施、建筑立面、技防设施、服务设施、通信线路、绿化)、着力“一个提升”(提升管理水平)。坚持多元化投资,在省、市财政奖补的基础上,争取专项建设基金423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运作,着力破解资金投入瓶颈。坚持特色化改造,挖掘老旧社区文化内涵,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示范小区、优秀历史文化主题示范小区、海绵主题示范小区。

二是实施特色文化专项,延续老工业区历史文脉。利用四眼井、焚烟亭、黄梅戏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传承,打造了民国风情一条街和黄梅戏文化一条街,彰显了“古皖风,安庆味”。先后建成了大观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并对外免费开放。依托小区建成了100多个百姓体育活动场所。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20个社区微型养老服务站,专业化服务、居家式养老已成为大观社区最美的夕阳红。

三是实施生态修复专项,让老工业区水更清天更蓝。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计划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工程18个,已完工8个,正在实施5个。关闭集贤关矿区,对开采的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绿化。对菱湖上游水系截污和水体的海绵化进行改造,昔日的臭水沟已经改造成菱湖、西小湖和康熙河景观带,总占地面积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打造老工业区微公园。安庆石化1300米卫生防护距离150万平方米拆迁全面完成,解决了石化厂与城市的空间布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