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皖北小城界首市半年迎来两拨院士

据阜阳新闻网报道,8月13日到16日,“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绿色工业过程”活动在界首举行。

半年时间内,国内外院士及专家学者先后两次来到皖北小城界首,纵论发展之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何如此青睐界首?院士频繁造访将给界首发展带来怎样的改变?在论坛举办期间,就此进行了多方走访。

半年内来了两拨院士

3月27日,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及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庞国芳、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蒋士成、清洁生产专家段宁、轻工机械工程专家瞿金平、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刘文清、纺织材料专家俞建勇等七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彭金辉等十二位专家教授齐聚界首,开展“院士专家界首行”活动。

时隔不到半年,8月13日到16日,“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绿色工业过程”活动在界首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Keith E﹒Gubbins(基思·格宾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孟伟、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宁、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文清等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莅临界首。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啥频繁来到皖北小城呢?这和界首近年来的发展密不可分。

曾被誉为“小上海”的界首市地处皖西北豫东南,近年来,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界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科技创新打造了循环经济、工业发展的品牌。

今年上半年,界首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十项经济指标位居阜阳第一,全省前列。

界首的循环经济、绿色食品与健康产业、新材料、农机制造等,涌现出一大批发展亮点。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向国家级高新区迈进。

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匮乏等短板。界首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表示,与高端人才和科研院所全面加强合作,着力“借脑引智”,为界首推进循环经济转型升级所急需。

在此背景下,半年内两次高规格的院士活动都在界首举办,界首方面希望,通过请院士专家把脉界首工业发展方向,诊断产业技术装备状况,对接科技创新发展难题,推进界首循环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院士专家受聘科技发展顾问团

如何和院士专家建立稳定的联系呢?今年3月份,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界首,掀起了转型发展的“头脑风暴”,郝吉明、庞国芳、蒋士成、段宁、瞿金平、刘文清和俞建勇等七位院士还被聘为界首市政府科技发展顾问,院士们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家建立了畅通的联系渠道。

目前,界首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

园区企业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50余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产学研协议300项,先后实施国家科技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基金项目25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立项12个,科技创新工作在全省县域中遥遥领先。

本次高端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乔琦,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和中科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又被界首市聘为市政府科技发展顾问。

至此,已有11位院士、专家成为界首市政府科技发展顾问,一个县级市,聘请如此高规格的发展顾问,这在安徽县域尚属首次。

“成立专门机构,有专门人员和院士专家保持联系。”界首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中心将建立健全企业、单位与院士、专家协作的长效服务机制,力争各位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界首转化为经济成果,转化为我们的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院士经济助力地方跨越转型

“希望院士专家们就界首建设‘双创高地、产业新城’,特别是工业过程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处理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界首市委书记徐会东表示,对各位院士、专家的意见建议,将认真消化吸收,最大程度做好成果转化。

搭乘院士专家齐聚界首的东风,界首也在积极谋划发展“院士经济”,通过打造人才高地、搭建创新平台、“引才引技引智”等措施,为界首发展注入新理念、激发新动能。

“聘请院士为地方政府科技发展顾问,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能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缩短地方企业技术水平与技术前沿的距离,为地方企业科技研发指明方向。”阜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余许友表示,“院士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首先,反映在经济效益上,从企业与院士合作的情况看,短期内的合作就已经带来令人羡慕的经济效果。有些产业,地方企业与院士的合作甚至用“点石成金”来形容都不为过。

除了经济效益,“院士经济”发挥的产业集聚效应也不容忽视。一个院士工作站还会带来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数十位“高智”,吸引多家企业与院士工作站携手合作,使区域创新能力整体得到加强。目前,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的界首正在谋划新的院士工作站。

除了经济效益和产业效应,吸引地方发展“院士经济”的更重要原因是人才驱动效应。企业院士工作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层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引擎。

通过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升级等活动,为企业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