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弘扬文化展自信 立足产业促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把“文化产业强”作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展示“文化皖军”实力,文化产业迸发出全新活力。

强筋健骨,国企民企并肩发展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再次成功入围,比去年晋升73位,是全国文化娱乐类唯一一家入选企业。据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负责人介绍,该集团连续8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13年进入“中国服务企业500强”,已经从一个业务单一的地方出版物流通企业,发展成为主业国内同行领先、多产业集群发展的综合文化传媒集团。

繁荣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的带动和支撑。2016年,我省规模以上文化法人单位数和营业收入分列全国第9位和第10位;出版、发行、报业、广电、演艺等省属五大文化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到551.4亿元和22.5亿元,同比增长25.5%和22.5%。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高敏说:“去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976.31亿元,增长15.8%,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增幅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科大讯飞、芜湖影星巨幕、安庆再芬黄梅……在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省民营文化企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去年,我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3.96亿元、利润总额42.03亿元、净资产332.87亿元,分别比2015年度入围企业增长32.64%、21.44%和8.63%。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两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跨界融合,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9月22日,安徽演艺集团与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联合打造的iTV“有戏安徽”专区上线,并首次同步直播大型黄梅清唱剧《红梅赞》。当日,25565名用户通过电视或手机端收看演出,是安徽大剧院现场观众的16倍。安徽演艺集团负责人说:“艺术与技术融合,文化与科技碰撞,传统文化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省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带动和关联效应日益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跨界融合成为我省文化产业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时光流影”强大的“一键成书”功能,为逾百万用户实现了“作家梦”;诺尔动漫以三国故事为题材,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合肥逍遥津打造了国内首个VR主题公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抢占移动互联的风口,将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转型升级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文化+”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并铸造一大批开拓全新领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具有在中心城市集聚、集群的内在要求,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等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去年8月,全省首个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落户合肥市包河区,迅速形成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创意休闲四大集聚板块。

出海逐浪,展现安徽文化自信

不久前举行的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安徽展团共向美国、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输出版权517项,版权贸易输出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自2008年以来,在北京图博会这个全球出版人云集的盛会上,“出版皖军”曾经创下版权输出“九连冠”的佳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文化企业坚定文化自信,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文化交流合作,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成功收购法国巴黎凤凰书店,推动中华精品图书走向国外主流社会;在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土耳其书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少儿书展等各种国际性书展上,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总是格外吸引读者的目光;作为全球室内最大尺寸的银幕生产基地,芜湖影星巨幕的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敢于“走出去”,大方“展身段”,我省文化企业不断将徽风皖韵的种子播向海外。

文房四宝、时光流影、科大讯飞……无论是传统文化领域,还是新兴文化领域,我省文化企业在做优主业、做大产业、做强企业的同时,产生了一批代表安徽文化产业形象的亮丽品牌。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上,我省向中外客商集中推介267个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最终与125家客商达成采购或投资意向,签约金额约6.04亿元,签约金额较上年增加133.2%。同时,33个投融资项目入选《2017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入选项目数与甘肃省并列全国第一。